注册
推广

卢柯:科学上找不到否定自己的理由 就要坚持做下去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卢柯:科学上找不到否定自己的理由就要坚持做下去日前,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中科院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卢柯研究组有关“纳米金属中

原标题:

“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卢柯:科学上找不到否定自己的理由就要坚持做下去

日前,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中科院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卢柯研究组有关“纳米金属中发现晶界稳定性控制的硬化和软化行为”这一最新发现,该成果的发现揭示了纳米材料中软化和硬化行为本质,澄清了过去30多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

对于卢柯来说,这已不是第一次得到国际权威的认可。2000年,他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第一篇文章时,就被纳米材料“鼻祖”葛莱特赞为“本领域的一次突破”。十几年过去,卢柯和中国纳米材料学科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在常人眼里,卢柯的人生就像安了加速器,每一步都走得比同龄人更快更受瞩目。16岁上大学,30岁当博导,32岁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38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1岁成为美国《科学》杂志的首位中国评审编辑,48岁成为中国“万人计划”的首批杰出人才6位人选之一。

卢柯认为自己并非什么神童,只是花足够耐心与时间去坚持自己的研究方向,屏蔽纷繁的外界诱惑,科研已经成为兴趣,成为享受,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位于沈阳市文化路的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是卢柯研究组的工作地点。一丛丛小树林隔绝了外界的喧嚣,浅灰色楼宇和办公室看不出什么特别,而就在这里,卢柯课题组先后研究出“纳米孪晶结构”“梯度纳米结构”“纳米层片结构”等几种新型纳米结构,研究水平国际领先,为开发高综合性能纳米金属材料开辟了新途径。

“我很喜欢金属所的环境,这里跟外界相对隔离,能够潜心研究,还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事,可以一起讨论问题。”说这话时,卢柯的表情十分笃定。

“表面纳米化”技术是卢柯研究组最引以为傲的成果之一,这一成果开创了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研究方向,但研究过程也让卢柯倍感煎熬。从1997年到2003年,全世界或许只有卢柯一个组在做这项研究。虽然初步实验证明该技术具备可行性,但在其他人眼中,“表面纳米化”等同于“不可能”三个字。

“最痛苦的不是说服别人,而是连说服自己的学生都很难。”卢柯说,当时的研究方向无人认可,国外同行嘲笑其“没有新意,没有多大的意义和价值”。不过,“我始终认为,如果从科学上找不到否定自己的理由,就应认准方向,坚持做下去。”

几年后,卢柯的执着获得了回报。他澄清了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过程机理和结构演化规律,揭示了纳米材料的本质结构特征和一些奇异性能。与此同时,表面纳米化技术不但获得了学界的承认,还成功应用到了宝钢集团冷轧厂的拉矫辊上,大幅提高了拉矫辊的使用周期。

作为地地道道“中国制造”的科学家,卢柯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一直是在国内接受教育。1988年硕士毕业时,金属研究所就计划送他去日本读博士。彼时中国的科研条件、经费等远落后于日本,然而他决定留在金属研究所读博。卢柯说:“29年前,我放弃去日本的学习机会,因为我认为在国内国外搞研究没有区别。29年后,我已经有足够底气宣布,在纳米金属制备上我们这儿是世界上最好的。”

除了做学问,卢柯还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指导学生。“我希望年轻人能快点超过我。一个领域、机构要发展,一定是下一代超过上一代。我们年长一些的,应多为他们提供帮助。”

卢柯说,科技工作者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主动担当,投入到科研实践中,用自己微弱的知识之光,照亮周围的一片区域,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熊世华]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独家策划

推广
推广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