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推广

证监会加大对信披违法违规打击力度


来源:中国证券网

原标题:证监会加大对信披违法违规打击力度 上半年立案调查案件数同比增五成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7月20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证监会立案调查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39件,同比增长50%,被查案件

原标题:

证监会加大对信披违法违规打击力度 上半年立案调查案件数同比增五成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7月20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证监会立案调查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39件,同比增长50%,被查案件主要表现为虚构购销业务、环保信披不实等。此外,证监会还启动了对11家证券中介机构在信披工作中是否勤勉尽责的调查,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对信披违法违规的打击力度。

据介绍,这些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虚构购销业务、滥用会计准则实施财务造假。部分发行人、上市公司为骗取发行核准、实现重组业绩承诺或避免退市风险警示,通过虚构业务及销售回款等方式虚增公司收入利润,或者通过提前确认收益、少计减值准备、跨期调整成本费用等方式虚增利润。

二是利用违规担保、资金占用等多种手段损害上市公司利益。个别上市公司大股东、实际控制人通过家族关联企业长期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以上市公司名义向他人借款或以上市公司存款为质押向银行贷款,严重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

三是未依法履行重大事项等信息披露义务。从已经查实的11起重大遗漏、误导性陈述案件看,既有未披露重大合同、关联交易、重大诉讼等重大事项,也有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还有未经核实发布行业数据引发股价异动。

四是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部署推进,上市公司因环境违法信息披露不实的案件不断增加,上半年新增4起环保信息披露不实案件。有的未及时披露子公司主要负责人涉嫌污染环境犯罪信息;有的持续多年受到环保部门行政处罚,未在定期报告中披露。

高莉还表示,这些信息披露违规案件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财务造假手法隐蔽复杂。有的上市公司连续多年将生产废料循环入库虚增库存,实现少计成本、虚增利润;有的公司利用行业特点,通过出售商品再购回或退货商品不进行退货处理等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二是涉案领域涉及公司债等业务。一些非上市企业、上市公司在发行公司债过程中涉嫌财务造假、未披露重大事项。有的向交易所报备发行文件中含有虚假财务数据;有的隐瞒重大担保事项,擅自改变资金用途。三是多种违法行为交织。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法关联交易、违规资金占用、恶性利益输送等严重违法的线索。有的利用信息披露实施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有的长期侵占上市公司资金;有的不披露一致行动关系,回避要约收购义务。四是不少案件违法手段恶劣,情节特别严重,涉嫌刑事犯罪。有的持续多年实施财务造假且金额巨大,有的还涉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多项违法犯罪。

此外,证监会还按照中介机构勤勉尽责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同步关注的工作原则,对11家证券中介机构启动了调查。调查涉及证券公司3家、会计师事务所5家、评估机构2家和律师事务所1家。这些案件主要涉及相关机构在提供证券服务时未勤勉尽责,表现为不遵守相关业务规则,未保持应有的职业审慎,尽调程序流于形式或存在重大缺陷等,个别机构的从业人员甚至参与合谋造假。

高莉还表示,证监会将进一步明确突出信息披露违法案件作为线索筛查和分析的重点,要求绝不放过任何可疑线索,发现一起立案一起,坚决查办市场关切、影响恶劣的重大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始终对中介机构违法违规保持高压态势,切实增强执法威慑,提高违法成本,有力督促各类信息披露义务主体归位尽责,不断夯实市场稳定运行基础。

[责任编辑:胡月]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独家策划

推广
推广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