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启重智时代:整合全球高校资源入渝
重庆
重庆 > 记者专栏 > 正文

重庆开启重智时代:整合全球高校资源入渝

凤凰网重庆综合日前,重庆市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重庆市将与两所高校在战略决策咨询、科技创新与合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交流与合作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重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重庆市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现场。苏思 摄

重庆市人民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现场。苏思 摄

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在市人民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上表示,该市将聚焦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增长点,深入推进大数据智能化创新,拓展智能化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加快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

到2022年累计引进百所高校和科研院所

市校合作是近年来重庆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的一个缩影。根据教育部所公布的2019普通高校名单:重庆市普通高等学校共65所,包括本科院校26所,专科院校39所。在国内四个直辖市中,北京、重庆、上海、天津的高校总数分别为93、65、64、56所。但相较之下,重庆的“985工程”院校与“211工程”院校共有2所,分别为重庆大学与西南大学。

而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公布印发的《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重庆也只有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上榜

教育部官网截图。

教育部官网截图。

如何在重庆建设大科学装置、大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成为良策。2019年4月,重庆市政府正式审议通过《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年)》,将以“135”的总体架构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该方案提出,到2022年累计引进100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渝布局研发机构,助力重庆实现创新发展。具体而言,重庆将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国家级科研平台深入合作,壮大高端创新主体,吸引“高精尖缺”团队和人才落户,形成高端创新资源聚集。

截至2019年年底,重庆市累计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企业65家。其中,2019年,重庆市引进了山东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14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引进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美国Cryptic Labs加密实验室等7家科研院所。

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合作,共建联合科研平台

重庆市引进这些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后,如何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升区域整体科技创新水平?具体而言,在战略决策咨询方面,清华大学将积极参与重庆重大专题研究,为重庆市科学制定重大政策、规划、制度提供决策参考;上海交通大学将为重庆市及重点区域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城市建设规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企业创新等提供决策咨询、技术评估、技术诊断等服务。

(资料图: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

(资料图: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

在科技创新方面,重庆市与清华大学双方将共同推动共建联合科研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重庆市争取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基地、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重庆市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在重庆建设研究院,在渝设立科研平台分中心,共同组织申报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科学计划项目等。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重庆市与清华大学双方方将重点在智能化产业、生态环境产业、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强合作;与上海交通大学则聚焦于重庆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领域。

在人才交流与合作方面,重庆市大力支持清华大学优秀人才赴渝工作,为重庆市培训业务骨干、管理人才和紧缺优秀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将定期开展“院士专家重庆行”等活动,每年推荐选派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到重庆市相关单位开展帮扶工作。

此外,清华大学还将加强与重庆市高校合作,助力重庆“双一流”建设,在学科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

2019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重庆超越天津,居全国第7位

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显示,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3年居全国首位,北京、江苏分列第二和第三位,进入前10位的地区还有上海、浙江、山东、重庆、湖北、天津和安徽,其中重庆自2007年以来首次超越天津

重庆高新区。(图片来源于网络)

重庆高新区。(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5年—2019年,广东创新能力提升步伐明显快于其他9个省市,领先优势持续扩大:实力指标排名第1位,知识创新排名全国第3位,知识获取排名第3位,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及创新绩效均排名全国第1位。

广东取得最好成绩并非偶然。广东先后启动三批10家省实验室建设,截至2019年底,省实验室已聚集院士近200位,引进高水平人才团队近200个。其次,为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及产业化,广东深化省级创新券改革,首创“科技服务电商”新模式,实现“全国使用、广东兑付”,受惠科技型中小企业2060家。为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广东面向海内外大力引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和团队,“珠江人才计划”累计引入八批238个创新创业团队及697名高层次人才,汇聚2200余名海内外人才来粤创新创业,目前全省拥有两院院士近90位。

相较于全国区域创新水平较高的省市,重庆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距离“智造重镇”“智慧名城”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未来如何发展,提高区域创新能力?《2020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0年重庆将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集中力量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

2020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西部(重庆)科学城。(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部(重庆)科学城。(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提升创新平台方面,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高标准规划建设重庆科学城,努力建设科学之城、创新高地;深化开发区创新发展,增强各类开发区持续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产业生成能力、经济产出能力;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大力推进中国自然人群资源库重庆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创建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在壮大创新主体方面,加强“双一流”建设,实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展创新型企业,实施科技型企业成长工程,力争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500家、科技型企业突破2万家

在优化创新生态方面,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引进知名创投机构,发展壮大创投基金,扩大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规模,支持企业在科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1%左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引进培育一流科技企业孵化器,努力催生新科技、转化新成果、孵化新产业、培育新业态

在集聚创新人才方面,抓好人才引育,大力实施重庆英才计划,强化人才激励,设立“重庆市杰出英才奖”。其次,优化人才服务,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努力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环境。(文章资料综合整理自重庆日报、南方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