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GDP从752.2亿增至1417.8亿 10年翻了近1倍

广安GDP从752.2亿增至1417.8亿 10年翻了近1倍

数说成效

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从752.2亿元增加至1417.8亿元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446户增加至639户

村级建制由2818个调整为1537个

“大班额”从2017年的20.64%下降到1%以内,“超大班额”全部清零

全市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98.2万亩

103家医疗机构接入中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

十年大事记

2013年3月

枣山物流商贸园区管委会升格为正县级派驻行政单位,开启园区“升格掌权”之路。

2014年6月

出台《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决定》,推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等21条具体举措。

2018年9月

“1234”工作思路确立,提出“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广安”发展目标。

2019年5月

广安成为全省唯一厅市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市,省农业农村厅从项目、政策、资金、科技、人才等方面支持广安。

2021年3月

六个“一体化”推进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改革入选2021年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2021年11月

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必须坚定实施“同城融圈、优镇兴乡、品质主导、产业支撑”四大战略,明晰未来发展路径。

2021年12月

川渝高竹新区正式揭牌。

改革,是一场继往开来的深刻革命,是一条永不停歇的进取之路。岁月年轮,十年一记;川东广安,精彩蝶变。党的十八大以来这10年,是广安改革创新取得非凡成就的10年。

10年间,广安坚持以“发展出题目、改革解难题”为主旋律,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一路蹄疾步稳、锐意进取、勇毅前行、全面发力,在新起点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成效,新动能加快聚集,新优势不断叠加,为推动广安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广安也在一次次革故鼎新的改革创新征程中持续焕发着勃勃生机。

深化政务服务改革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对一座城市而言,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市场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活力、政府管理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综合体现,更直接关系到长远可持续发展。

10年来,一大批企业纷纷落户广安,充分印证了“哪里环境优、哪里服务好,就往哪里加速集聚”的发展真理。

靶向聚焦打造一流的投资兴业环境,深入推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有机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安以刀刃内向的改革魄力、以超常力度和过硬措施为企业成长增加新引力,为市场主体释放新活力,为广安发展注入新动力。

从创新建立“工商客栈”,大力推进“局所联动、全域通办”“容缺审批”,全面实施“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到持续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从探索建立红(白)名单企业激励支持机制到优化投资兴业环境专班工作组倾情服务;从制定《广安市损害营商环境行为问责办法》到每年出台具体支撑政策……广安营商环境改革迈出的每一步都坚实有力、落地有声。

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80个工作日内,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1个工作日,基本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的目标。

“以前,我们要拿着准备好的材料到受理窗口才能办理变更手续。现在不用排队,证件办好后还直接邮寄上门。‘一网通办’,让我们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市民张欣在广安市政务服务中心官网填报完相关资料,很快就收到了《药品经营许可证》已经办好的信息,并提醒她确认邮寄地址。

营商环境的优化让广安的市场活力得到有效释放。仅2021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3万余户。

民生领域改革走深走实

汇聚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民生领域深化改革的有力支撑。

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这10年,是全市人民得到实惠最多、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的10年,也是群众生活更为富足、更有品质、更加美好的10年。

9月30日一大早,“黄鼻子”校车驶出华蓥市庆华镇幼儿园,开始了一天的接送工作。华蓥市高兴镇过江村村民罗中文在家门口将孙女交到跟车老师手中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乡村孩子乘校车上幼儿园”的美好图景,在广安已成为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安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

看脱贫攻坚——全市32.48万贫困人口顺利实现脱贫,820个贫困村退出、6个贫困县摘帽,贫困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突出问题总体解决。

看教育——争取成为中央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扩容建设试点市,与省教育厅共建广安公办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全市“大班额”从2017年的20.64%下降到1%以内,“超大班额”全部清零,创建成为全国第一个学生食堂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平台。

看卫生——深化医联体建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办市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办市中医医院,与成都、重庆等地大型三甲医院建立专科联盟27个,11家市、县公立医院与100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紧密合作,建成各类医联体21个。前锋区人民医院、广安区妇女儿童医院等一批重点医院建成投用,开展日间手术、门诊康复治疗医保支付试点,全市103家医疗机构接入中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平台。

看环境——全市重点企业全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建成105个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微站,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上升到90.1%,市垃圾焚烧发电厂(一、二期)、市危废处置中心等项目建成投用。

……

一系列走深走实的改革举措,改在民生的关键处、改到老百姓的心坎上。身边一系列看得见的变化,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红利。

农业农村改革全面深化

美丽乡村画卷徐徐铺陈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10年来,全市农业农村改革着眼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升农村宜居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等目标任务,聚焦农业农村发展的难点、堵点、卡点问题,拿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硬招实招,取得了积极成效,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10年间,全市92.65万承包农户的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基本完成,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90.24万本,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理顺了,农业生产也有了强劲动能。农民和业主可凭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就近到邮储银行申请农村产权融资贷款,土地可以放在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公开交易等,有效盘活了农村“沉睡”资产。

10年间,全市深入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级建制由2818个调整为1537个,合并村集体资产顺利移交,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成员361.5万人,农民的财产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集体“家底”清楚了,产权放活了,为促进农民富裕、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0年间,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全市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98.2万亩,占农村家庭承包土地面积的39.3%,一大批农民合作社相继涌现,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更多小农户搭上了现代农业快车。

10年间,城乡关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一幅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融合画卷正在徐徐铺开。

10年间,农民收入突破1万元大关、逼近2万元,顺利实现翻番。

一子落,满盘活。10年农村改革,不仅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也为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原创性改革纵深推进

发展动力活力加速迸发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市委、市政府围绕制约发展的系列问题,以改革思维和创新办法谋划推出一批含金量高的原创性原动力改革。

10年间,广安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探寻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从“6+3+1”一干多支、多点多极驱动发展战略到“6区市县+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发展新格局,从“1234”工作思路到“四大战略”,10年艰辛求索,广安不断探索和优化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稳中向好、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

10年间,广安经历了国企改革的攻坚与辉煌。2013年成立第一个市属国企集团后,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增长5倍,年营业收入增长27倍,年利税增长11倍。近5年来,全市国有企业效益排名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川东北前列。效益排名和经济指标如何实现?实施党建“强基固本提升工程”,实现董事长与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和二三级企业党组织全覆盖;创新实施“带编入企”,一大批优秀人才涌入国企……

10年间,广安牢牢把握住每一个发展机遇。深入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在川渝合作高滩园区基础上与重庆跨省域共同建设川渝高竹新区;主动向“主干”成都靠拢,在全省开创了蓉广“双飞地”合作的全新模式;千里牵手湖州,打造东西部扶贫协作样板;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创新设立广安(深圳)产业园……10年来,广安聚力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合作高地,跨越山海,持续扩大“朋友圈”,拥抱开放合作大时代。

……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安以改革开放为经济发展增动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激发发展潜力,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从752.2亿元增加至1417.8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446户增加至639户,外贸进出口总额由7.5亿美元增长至23.8亿美元。

以改革韧劲换风光无限!迈步新征程,广安正以主动出击的改革担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勇闯改革深水区,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迸发。

来源:广安日报

原标题:

【非凡十年看广安】改革风劲乘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