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鬼城”名满天,殊不知丰都竟属于道教“洞天福地”之一?第二期《祥福龙门阵》,“凤祥祥”和“钟福福”开课啦!
道教祈福文化有别于儒释文化中的祈福,其往往与趋吉避凶、 消灾降福有关。
道教祈福活动分三类,一是发愿传播正教福利众生,广积善功;二是奉请道士诵经建斋设醮,感格三界;三是上书表文直达宫阙。
洞天福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多以名山为主景,或兼有山水。道教认为此中有神仙主治,乃众仙所居,道士居此修炼或登山请乞,则可得道成仙。分而言之,“洞天”意谓山中有洞室通达上天,贯通诸山。东晋《道迹经》云:“五岳及名山皆有洞室。” 所列十大山洞名与十大洞天一一对应。“福地”则意谓得福之地,即认为居此地可受福度世,修成地仙。《道迹经》云,“居月弗地, 必度世,见太平”。福地多为山洞泉源,与风水观念不无关系。道书所列福地,多为地仙、真人所主宰,是次于洞天一级的仙境。
“洞天福地”的观念大约形成于东晋以前,编集上清派仙人本业的《道迹经》《真诰》均已提到有“十大洞天”、“地中洞天三 十六所”,《道迹经》还称引道书《福地志》和《孔丘福地》。战国以来盛传“三神山”说和“昆仑山”说,但三神山是海中仙境, 昆仑山则远在西方。道教形成以后,随着道士入山隐居、合药、修炼和求乞成仙,群山壮丽的景色,奇峭的峰峦,幽奥的洞壑,从洞中涌出的溪流,和山中变化的万千气象,都足以引起共鸣并激发他们的幻想,加之原有的种种传说,从而逐渐形成大地名山 之间有洞天福地的观念。
唐代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记》详细列出了各洞天福地,其中第四十五福地为:平都山——在重庆市丰都县,是阴真君上升之处。
除了文献记载,丰都境内的实地景观也有关于洞天福地的痕迹(见观音滩题刻)。大清光绪十七年,丰都知县何贻荪游览观音滩(丰都地名)时,见江面狭窄,水流湍急,两岸峭壁林立,佳木葱茏,船只进入观音滩,犹如进入幽绿峡谷,别具景象,即兴写下“洞天福地”几个大字,镌刻于陡峭石壁上,距观音神像约50米,位于今175米水位线以上,字径 2.3 米,字距 0.8 米。附跋文一段,凿于石岩上,苍劲严谨,至今清晰可见。跋文内容为:“山海经云:‘宇内洞天福地四十有二焉。’之平都厕焉。相传为 王、阴栖真处。余莅斯士,迄十有三年,公暇莅临,访汉唐遗迹,行至滪滟丽景,而于洞天福地不及详尽,凿石江浔,使壁作书,以志古绩之不可磨灭。而舟行过客,当览而起群山,无误知福地云乎。光绪辛卯谷月滇南普宁何贻荪书并跋。”
《山海经》与洞天福地一说的联系已有诸多研究。葛思康 (LennertGesterkamp)博士的《〈山海经〉与洞天福地的原型》一 文,提出《山海经》中体现的宇宙观与洞天福地制度具有相似性, 《山海经》中的政治观又与儒家经典《禹贡》相对。由此,洞天福地制度是对《山海经》中圣地观念的继承和发展,而道教圣地所呈现的政治观又与儒家思想相关联。这一研究成果展现了“洞天福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关系。大形彻教授在他的《从洞天福地看〈列仙传〉的仙人与山》一文中,提出六朝道教文献中 描写的洞天福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列仙传》中所记叙的仙山 的影响,换言之,《列仙传》中已有道教洞天福地思想的雏形,为 道教洞天福地理论的形成提供思想来源。在哲学的层面上,蔡林 波教授在《洞与道:道教“洞”概念的思想意涵》一文中,从“洞” 字的文字义、本体义、认知义、境域义四个方面揭示出“洞”的 丰富内涵,提出“洞”是对“道”的生命精神的具体表达和实践。
丰都香会是丰都庙会的古称,封建社会时期,丰都各种祭祀 活动开展频繁,西晋时发展为“香会”,明代称“二月香会”“丰都庙会”。丰都庙会在当地曾十分兴盛,其时空分布和内容风格都 各有千秋。根据文献中的记载,丰都庙会主要在丰都县境内(包括平都山和城内)开展,是以庙观为中心进行的集祭祀、娱乐等为一体的民俗活动,既是向神灵祈福的香会,也是民间游艺表演的场所。
该活动空间较为固定,集中在平都山上,时间跨度则较为多 样,有二月三日赛神饮福、五月三日单刀会、玉皇殿和曜灵殿的香会、每年的孟兰会以及为民众追捧的阎罗天子和天子娘娘的香会等。
从庙会的内容上看,丰都庙会是在固定庙期,固定场所,不分阶级贫富,男女老少皆可全民参与的集神灵祭祀、游艺娱乐等为一体的民俗活动。丰都庙会既是以祭祀神灵为目的的香会,又是娱神、娱人的休闲集会。其活动项目包括烧拜香、烧供香、燃 巨蜡、摆饮食摊点等。进香的香客有祈愿和许愿之分,祈愿者一求活人病愈、生子、延寿,二求死人灵魂免去地狱之苦,早得超渡降生人世。经对比发现,这些活动的形式和内涵都与道教祈福活动整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