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巴蜀文化名片 展示“天府之国”深厚底蕴
重庆
重庆 > 四川资讯 > 正文

擦亮巴蜀文化名片 展示“天府之国”深厚底蕴

11月,开放3个多月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人流如织,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在高大的青铜大立人、超越人类想象的青铜神坛等文物前久久驻足,感受古蜀青铜文明的魅力。

远在稻城的皮洛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也已接近尾声,年轻考古人在这里持续探寻早期人类挑战青藏高原的诸多秘密……

这是四川文物工作生机勃勃的时代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执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指示精神,文物工作取得瞩目成就。大量考古发掘成果为进一步证实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提供了坚实且丰富的证据;丰厚的文化遗产不断擦亮巴蜀文化名片,让历史文脉不断延续,让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从考古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让古代四川的面貌更加清晰

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1986年,三星堆发现一、二号祭祀坑,沉睡数千年的三星堆从此“一醒惊天下”。古代巴蜀描摹了“天府之国”怎样的绚丽图景,考古人上下求索。

探寻人类史。在海拔3700米的稻城皮洛,以丰富遗存证明早在13万年以前,远古人类就征服了并不适合人类生存的青藏高原。以此为契机,旧石器考古调查工作在全省铺开,新发现资阳濛溪河、遂宁桃花河等两百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反映了四川盆地早期人类活动的图景,填补了四川旧石器文化遗存的多项空白。

丰富文化史。新石器时代登云城、莲花坝等遗址的发现以及配合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天府机场、成昆复线、引大济岷等大型基本建设工程而进行的考古及发现,完善了四川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

寻根文明史。古代巴蜀,究竟如何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在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下,“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在3年前启动,一系列考古发掘不断取得新成果——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一举发现6座新的祭祀坑,以最新出土的上万件精美文物再度证明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宝墩遗址发现4500多年前的水稻田遗迹,证明宝墩先民在当时就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吃上了大米……

对巴文化的探索也持续攻坚。近年来,考古人员在川东的持续考古获取了大量重要材料。城坝遗址被确认为汉晋时期的宕渠城址;罗家坝遗址发现140余座战国早期至西汉时期墓葬和多处重要的汉代冶铁遗存。今年,围绕渠江流域进行的巴文化遗址考古调查还将全面展开,骁勇善战的巴人究竟曾留下了怎样的历史背影?秘密将逐渐揭开。

“最近几年,四川考古成果有目共睹。”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不止一次赞叹道。

成果离不开顶层设计。近年来,《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陆续出台,为文物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

成果不断揭开历史未知——成都东华门遗址,揭开两千多年来成都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实证了张献忠沉银并非传说;三星堆,证明早在3000多年前的四川就有了发达的青铜文明。尤其6座新发现祭祀坑的发掘,成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生动实践。

根深者叶茂。一项项考古成果延伸了古代四川的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让古代四川的面貌更加清晰。

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文物

让文化遗产代代相传

11月4日,四川省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推动双方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革命文物保护传承等多方面进行深化合作。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近年来,四川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及利用,像爱护生命一样呵护着文化遗产。

大遗址,是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重要内容。按照“考古支撑、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四川持续推动三星堆遗址、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等大遗址的基础性工作,一大批遗址先后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三星堆遗址,更是成为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之一。对三星堆遗址的保护,还以《四川省三星堆遗址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等方式进行支持。

川渝石窟,中国石窟艺术的下半阕。在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的大背景下,以专项调查摸清家底:全省现存石窟寺2134处,数量居全国第一;保护力量加强,四川石窟寺保护研究院等机构相继成立;重点工程落地落实,近年投入石窟寺保护专项资金近3亿元;文物保护科技水平不断提升,让以乐山大佛为代表的石窟石刻得以延年益寿。

更多文物同样得到精心呵护。蜀道、茶马古道、宋蒙(元)山城防御体系遗址等重大项目全面推进,有效改善了文物本体保存状况,优化了文物周边环境。

既要保护文物,更要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的四川篇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积淀转化为文化软实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三星堆博物馆连续多日门票售罄。慕名而来的观众在高大肃穆的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前久久驻足,感叹古蜀人天马行空的艺术创造力和青铜铸造技艺;在安岳石窟,人们惊叹于水月观音姿态之潇洒,雕刻艺术在这里登峰造极。

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同样卓有成效。推动出台《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稳步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和川陕片区红军文化公园建设;新增53家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纳入中央补助地方免费开放名单;高质量完成黄猫垭战斗遗址、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等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重点项目;红原、松潘、甘孜3处草原成为全国首批“红色草原”。

文物保护让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也赋能经济发展。四川乡村石窟文化公园(景点、微景观)启动建设,中小石窟保护利用助力乡村振兴,建设首条中国文物主题游径——“东坡行旅”文物主题游径,不断促进文物与旅游深度融合。如今,武侯祠、杜甫草堂、三星堆等以文物为依托的文化旅游景区不仅成为地方名片,更是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

四川是文物大省,有不可移动文物6.5万处,博物馆藏品多达520万件(套),较十年前增长3倍多。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成为文博人的历史使命。

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文物纷纷“开口说话”。四川博物院其貌不扬的蜀石经残片,证明“蜀学之盛冠天下”绝非徒有虚名;三星堆发现的丝绸遗迹,证明3000多年前的古蜀已经开始使用丝绸。

大展多、精品多。很多人对6年前成都博物馆举行的“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记忆犹新,这场主题鲜明、重器繁多的展览让观众过了一把“观宝”瘾,更让观众首次直观了解到四川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四川涌现了“山高水阔 长流天际——长江流域青铜文明”“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吉金万里——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展”等一批现象级展览,为公众提供了丰厚历史滋养。

展厅高科技、展览活起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借助最新的裸眼立体新媒体技术,曾经6座祭祀坑的发掘也能搬到展厅实现“昨日重现”,“三星堆遗址多媒体沙盘折幕”再现古蜀王都恢弘景象。借助数字技术,“万物有灵·三星堆和金沙古蜀文明数字艺术展全球巡展”还登陆法国巴黎,向海外观众展示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

持续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曾经高冷的博物馆渐渐变成了四川人的文化新客厅,不少老百姓表示,在节假日去博物馆看一场展览,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不断发展的博物馆事业,正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十年来,四川博物馆建设飞速发展,博物馆数量已达436座,居全国第4,罗家坝遗址博物馆、成都自然博物馆等新馆如雨后春笋;博物馆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活力十足,名人博物馆、红色纪念馆等各有特色;博物馆教育不断创新,在自贡恐龙博物馆,观众可以借助触摸温度感应装置体验恐龙蛋的孵化过程,鲜活互动让观众获得难忘体验。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近年来,以古蜀文明特展为代表的文物展还不断走出四川、走出国门,让更多人领略到古代四川深厚的历史底蕴。

今日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活力迸发的四川文物事业,也一定能不断取得更大成就,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四川文物力量。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