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推广

丰都:合作社以产业扶贫为载体 带动农户增收


来源:华龙网

原标题:丰都:合作社以产业扶贫为载体 带动农户不同程度增收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4日6时讯(通讯员 李达元)“去年,我家种植蕉芋10多亩,亩均产量达到5500斤,合作社最高按0.38元的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扶贫故事

原标题:

丰都:合作社以产业扶贫为载体 带动农户不同程度增收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4日6时讯(通讯员 李达元)“去年,我家种植蕉芋10多亩,亩均产量达到5500斤,合作社最高按0.38元的价格收购,仅此一项,就可实现毛收入2万多元。”昨(3)日,重庆市丰都县包鸾镇青杠坪村二社村民罗玉兰对笔者说。

合作社发展种植的蕉芋产业 通讯员 李达元 摄

据青杠坪村党支部书记宋明华介绍,罗玉兰嘴里的“合作社”,是指该村的八池塘农业开发股份合作社,该合作社主要打造以蕉芋、红高梁、竹笋及无公害蔬菜基地2000余亩,研制出以蕉芋粉为酿酒原料,酿造出纯天然、原生态、无任何添加剂蕉芋酒,采取天地同窖方法窖酒,从而提高了产品品质。

“罗玉兰只是村里种植蕉芋农户中的一个缩影。目前,全村已有40多户农户种植蕉芋,种植面积达到400多亩,其中大部分是贫困户。农户采收的蕉芋,均与合作社签订了购销协议,这等于吃下了‘定心丸’,不会为销路发愁,从而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宋明华说。

发展红高粱种植也是合作社打造的一个基地,目前,虽然红高粱种植面积还没有形成规模,但已培育了大户进行示范种植。青杠坪村三组村民汪可宝,今年他家就种植红高粱10余亩,由于种植技术和田间管护到位,亩产量达到600斤。合作社按2.6元一斤的价格收购,共计毛收入逾16万余元。同时,脱粒后的高粱苗还可扎扫帚销售带来附加值。

近年来,青杠坪村通过落实退耕还林政策,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笋竹种植,加上原有的自然林,截至目前,全村笋竹种植面积达到1200余亩。每年春季,是竹笋采收时节,村民将采收的鲜竹笋直接弄到市场上销售。张云表示,合作社正在规划将对村里竹笋进行统一管护和收购,然后加工成半成品出售,这样就可让合作社与种植竹笋的村民实现双赢。

“我们创办成立合作社的宗旨,就是倡导以产业扶贫为载体,辐射带动为抓手,脱贫增收为目的。利用青杠坪村自然资源丰富,借助贫困村劳动力优势,与务工村民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该合作社负责人张云说。通过利用贫困户务工,直接带动74户贫困户脱贫增收,贫困户年均务工增收12000元;基地利用土地入股将辐射带动农户700余人,人均年收入2000元。

[责任编辑:吴丹丹]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独家策划

推广
推广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