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推广

巴南:发展养殖学技术 贫困户实现“幸福蜕变”


来源:华龙网

从破旧的土墙房搬进宽敞的新房,从捉襟见肘到年年有余……重庆市巴南区二圣镇幸福村脱贫户李凤依靠勤劳奋斗走出了一条致富路。“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回望整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扶贫故事

从破旧的土墙房搬进宽敞的新房,从捉襟见肘到年年有余……重庆市巴南区二圣镇幸福村脱贫户李凤依靠勤劳奋斗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回望整个脱贫致富过程,李凤感慨地说:“对我们来说,政府关心、干部帮扶固然重要,但是脱贫最终还得靠自己,一味等、靠、要肯定过不上幸福生活。”

李凤给家禽喂食 通讯员 张礴 摄

住在危房时常提心吊胆

前几年,李凤跟丈夫、儿子还有80多岁的婆婆一家4口挤在一间破烂的土墙房中。

而这间破败的土墙房曾是李凤一家最为揪心的问题。由于地处滑坡点,地质状况不稳定,每滑坡一次,土墙房的墙体就会倾斜一次,并增加好几处裂缝。

“最严重的时候,四堵墙都是歪的,最宽的裂缝有巴掌这么宽。”李凤说,每逢下雨天,一家人都提心吊胆,生怕房子突然倒塌。如果遇到夜里下大雨,她更是整夜睡不着觉。“我老公打着电筒为全家‘站岗’,除了担心墙体垮塌以外,更担心屋后的山体滑坡!”

好几次,政府和村干部都劝李凤一家搬到亲戚家住,李凤却觉得长期住在亲戚家不现实,搬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那个时候,我们一家人的梦想就是有一个安全的家。”李凤说,人人都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但因为缺钱,这个迫切的愿望却变得遥不可及。

努力赚钱仍入不敷出

住在土墙房中时,李凤的儿子还在读书,婆婆身体不好,无法劳动,而李凤因为腿不好,干不了重活,一家人的重担全落在丈夫一个人身上。

为了维持生计,李凤和丈夫种了7亩多田、3亩多地,起早贪黑地干农活、打零工,尽管夫妻俩拼了命似的赚钱,家里还是入不敷出。

“记得有一年,老公匆匆忙忙赶回来收谷子,午饭都没来得及吃,又要赶回去上工,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说到曾经的苦日子,李凤有些哽咽地说,那时她真担心压力会击垮这个家庭的支柱。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15年。一天,幸福村扶贫干部上门了解情况,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如果实施搬迁,李凤可以享受2万元补偿金,还可以获得3.5万元危房改造款。

听到这个消息,一家人非常兴奋。此后,李凤四处奔走、东拼西凑借来启动资金,加上一些材料赊欠,以及村干部和乡邻们的无偿帮忙,最终,一家人如愿搬进了新家。

当然,李凤也欠下了几万元的债务。

发展养殖一年好过一年

住房问题解决以后,扶贫干部给李凤制定了脱贫计划——发展养殖。根据李凤家的实际情况,镇里和村里的帮扶领导建议她家养鸡养猪。

“当时,我们获得了1000元补助,这笔钱对于一般家庭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李凤说,就是这1000元,改变了她们的生活,给了她们一家努力的方向。

第一年,李凤家养了一窝鸡仔和2头母猪,一年下来,除了原来的种地收入外,养的鸡和猪又卖了3万多元。“第一年,我们就还清了所有债务,还有些结余。”李凤骄傲地说。

尝到甜头的李凤决定扩大养猪规模。2017年,李凤养了3头母猪、 1头肥猪,2018年,李凤将养殖规模发展到10余头,一年下来收入达6万多元。

养猪种地虽然辛苦,但干劲十足的李凤一家逐渐从中找到了致富门路。2018年,帮扶干部又给她找了一份比较轻松的公益岗位工作,儿子和父母一样不怕吃苦,跟人学起了泥水匠的手艺。

“新房布置虽然简单,但是干净舒适温馨,家里为运输农货还买了车,过上了让人羡慕的生活。”李凤笑着说,她们一家靠勤劳脱贫,用勤劳换来了幸福生活,这一切都让她倍感自豪。

原标题:巴南:发展养殖学技术 贫困户用勤劳实现“幸福蜕变”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通讯员 张礴

[责任编辑:吴丹丹]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独家策划

推广
推广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