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丰都这群红镰志愿者愿当排头兵
重庆
重庆 > 重庆资讯 > 正文

抗击疫情,丰都这群红镰志愿者愿当排头兵

原标题:

抗击疫情,丰都这群红镰志愿者愿当排头兵

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了确保病毒核酸检测工作能迅速、准确、有效开展,为政府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提供准确科学依据,县疾控中心成立了14人组成的红镰志愿者突击队检测分队。

红镰志愿者突击队检测分队合影

每当报告了疑似病例,就有他们冲锋在前,采集标本、检测,为患者确诊及流调、密切接触者排查及时提供准确的检测结果。他们不愧是抗击疫情一线的排头兵。

01

人间大爱驻守一线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新冠肺炎”病魔肆虐大地,威胁着全县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谁以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冲锋陷阵,坚守一线。是他?是你?是我?都是的,是一群人,他们就是县疾控中心检验科的14名工作人员。

流调组科长廖丽蓉在指导记录

那是2019年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日,县疾控中心检验科立即成立了红镰志愿者突击队检测分队,他们是父母的孩子,同时也是孩子的父母。14人中杨涛的孩子才2个多月,徐禅的孩子才7个月,庞素兰的孩子才1岁多……还有,入党积极分子曾翠平的公婆因病瘫痪在床;57岁的毛国英即将退休;杨军的家安在重庆市九龙坡区。

面对这些客观实际的困难,他们没有退却,一个个勇敢地站出来,组建了一支摧不垮的铜墙铁壁,即红镰志愿者突击队检测分队,他们不分昼夜,驻守一线,硬是一直坚守了20多天。“疫情不退,我们还将继续坚守下去,直到退了为止。”队员毛国英说。

流调组在现场准备

他们有愧家庭,却无愧群众。自2019年农历腊月二十八日以来,队员杨涛一直吃住在办公室,从没有回过一次家。“我何尝不渴望回家看一下可爱的儿子,因工作需要我只能选择放弃。”杨涛说。入党积极分子曾翠平公婆瘫痪在床,还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儿子需要照顾,她却愿意与队员们并肩战斗,始终坚守岗位,这是党的新鲜血液对党发出的铮铮誓言。

队员徐禅也10多天没有回家,微信那端连自己的女儿都不认识她了,也不理她了,她虽然噙着酸楚的泪,心里却默默地想这就是一位白衣天使的职责;两个孩子的庞素兰,小的个孩子才1岁多,她将他们扔在家里让爱人去陪伴;50多岁的杨军只能从微信上向远在九龙坡区的妻子和儿子发去新春的祝福,让他们不要担心自己的安危……

他们就这样驻守新冠肺炎一线,誓言要向魑魅魍魉亮剑,打一场生死阻击战,捍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守住丰都一片安宁的大地,和美好家园。

02

不分昼夜筑牢防线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检测分队的队员们异口同声地说,而且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流调组在人民医院调查

从实验室那一夜夜不眠的灯光,无需证实就知道他们不分昼夜24小时坚守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当一份份标本送到实验室时,他们早已在实验室门口等候,接下来,穿防护服、戴口罩、戴护目镜……他们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然后投入核酸检测过程中,一轮检测就需要近6个小时才能走出实验室,他们就这样憋着、扛着、熬着连厕所都不上和时间赛跑。

当他们走出实验室,困了累了就躺在座椅上休息片刻,也许迎接他们的会是又一次标本的送来,投入到下一轮核酸检测。每一次检测任务下来,他们脱下口罩、护目镜、头套,都会留下深深的压痕,鼻梁和面部又多了一些红肿和疼痛。

走出实验室面部被压的

一次,57岁的毛国英把走出实验室的面孔拍照发给家人,家人看了心痛不已,她却淡定地说:“这是最美的战绩,我永远是你们可爱的亲人。”在她和队员及其他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丰都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为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筑牢了防线。

03

不惧风险冲锋陷阵

“风险不可怕,战胜不了疫情才可怕。”队员曾翠平说。

赴现场采集检测标本

据了解,实验室病毒核酸检测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曾翠平和队员们从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可能面临患者打喷嚏排出的大量病毒;在核酸提取和核酸检测过程中,他们面临的是提纯的病毒核酸,感染度极强;在检测过程中,还具有污染实验室环境的可能,工作在这个地方,曾翠平和每一个队员都面临感染的威协。

但是,没有一个队员就此退却,他们不惧风险,积极主动冲锋陷阵,组建起了一支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丰都人民放心的突击队。“他们将滚烫的赤子心化作大德人间、大爱无疆、大医苍生,他们无愧为是病毒的克星、患者的救星、健康的准星。”县卫健委主任李明桦说。

流调组写记录

是的,正是有了他们这支无私奉献的突击队,团结一致昼夜向病毒发起总攻,为患者点燃了生的希望,为弱者撑起了爱的晴空。他们的辛勤付出,使得丰都的疫情得到有效遏制,正是他们守住了一片宁静的丰都大地。(来源:丰都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 杜成波 李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