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政70年奋斗史:育30多万人,培养法治人才量居全国之首
重庆
重庆 > 记者专栏 > 正文

西政70年奋斗史:育30多万人,培养法治人才量居全国之首

自动播放

凤凰网重庆综合 “群山逶迤,两江回环。巍巍学府,屹立西南。自强不息,历创业之维艰,精思睿智,穷学术之浩瀚。博学笃行,育时代之英才……” 2020年9月20日,西南政法大学迎来70周年华诞。

(纪念大会现场)

(纪念大会现场)

(出席领导、嘉宾)

(出席领导、嘉宾)

据悉,该校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70年来共培养了30多万学子,成为全国培养法治专门人才最多的学校,并与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的167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交流关系。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樊伟主持纪念大会)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樊伟主持纪念大会)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少平宣读最高人民法院贺信)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少平宣读最高人民法院贺信)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贺恒扬宣读最高人民检察院贺信)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贺恒扬宣读最高人民检察院贺信)

》》西政人共庆70华诞,传承“西政精神”

9月20日上午,西南政法大学建校70周年纪念大会在渝北校区举行。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熊雪,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少平,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鸣起,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临萍,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贺恒扬等出席。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线上线下同时举行,在校外设有70个分会场、校内16个分会场。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付子堂讲话)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付子堂讲话)

在纪念大会上,该校教师、校友代表、学生等纷纷发言,讲述“西政情”“西政力”。在纪念大会现场,还有一个特别的环节:向11位老一辈教职工献花、致敬。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吴钰鸿宣读国家安全部贺信)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吴钰鸿宣读国家安全部贺信)

(向学校老教职工代表献花)

(向学校老教职工代表献花)

他们是: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98岁的金平老师,原西南革大教职工代表教师、94岁的黄焘老师,原西南革大教职工代表教师、93岁的金生华老师,90岁以上建国初期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同志代表教师、91岁的程正宗老师,原西南革大教职工代表西南革大教师、87岁的娄伯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代表专家、85岁的邹明理教授,法学学科正高级老教授代表、84岁的吴光辉教授,法学以外学科正高级老教授代表、81岁的左开大教授,首批当代中国法学名家、79岁的徐静村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9岁的文正邦教授,资深翻译家、72岁的宋雷教授。

(被“西政精神”感召,为“西政故事”鼓掌)

(被“西政精神”感召,为“西政故事”鼓掌)

当头发花白的老教授们走向主席台,台下响起一波又一波的掌声。是他们,夯实了西政第一次创业的牢固根基。如今,70年斗转星移,西政人唯一不变的是境界、是精神。

(36个校友分会旗帜回校)

(36个校友分会旗帜回校)

校庆期间,学校以“节俭、务实、温暖”为基调,以“知危图强担使命,扬鞭奋蹄谱新篇”为主题,通过举办故事会、笔谈会、歌咏会、研讨会、报告会、博览会、以及校庆大会等七大主题活动,首发《西南政法大学校史(1950-2020)》《西南政法大学荣休教授文库》《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科史稿(1950-2020)》《西南政法大学学术论文索引(1950-2020)》庆祝校庆,以此回溯西政历程,讲好西政故事,凝聚西政力量,开创西政伟业。

(出席嘉宾)

(出席嘉宾)

》》西政70年发展史,是一部奉献史奋斗史创业史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付子堂在讲话中表示,“西南政法大学70年攻坚克难、负重自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奉献史,一部坚守中国法学教育的奋斗史,一部西政人投身国家法治事业的创业史。”

据介绍,西南政法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学校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由刘伯承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鸣起致辞:在70年发展历程中,西南政法大学形成了享誉全国法学教育界的“西政现象”)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鸣起致辞:在70年发展历程中,西南政法大学形成了享誉全国法学教育界的“西政现象”)

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成立西南政法学院,首任院长是抗日民族英雄、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

197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

(校友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发言:饮水要思源,为人不忘本)

(校友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发言:饮水要思源,为人不忘本)

(校友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林发言:“西政情结”是一种赋予每位西政人以“家园感”的力量)

(校友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林发言:“西政情结”是一种赋予每位西政人以“家园感”的力量)

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置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12年8月,经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教育部批准成为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同年10月,成为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教师代表、卢代富教授发言:西政是一所有温度的学校)

(教师代表、卢代富教授发言:西政是一所有温度的学校)

(学生代表朱钰发言:西政精神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赋予我们担当的勇气和信心)

(学生代表朱钰发言:西政精神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赋予我们担当的勇气和信心)

2016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17年,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9年3月28日,《教育部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共同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意见》在渝签订,强调推进共建西南政法大学,推进西政法学一流学科建设。

2019年12月24日,法学专业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获评为国家级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奏唱校歌)

(奏唱校歌)

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新增“新闻学+法学”“法学+工商管理”和“法学+英语”等3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面向全国招生,成为重庆市首个获批该项目的高校。

可以说,历经近70年励精图治,该校恪守“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西政校训,坚持“教学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逐步凝练出“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已形成以法学为主,哲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

(36个校友分会旗帜在会场上挥舞飘扬)

(36个校友分会旗帜在会场上挥舞飘扬)

》》铸西政品牌,育时代英才

“举办校庆大会不是目的,而是我们重新出发的起点。”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樊伟表示,全体西政人要更好地做到“立德树人”。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积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放眼大争之世,不进则退。”付子堂称,“我们必须勇对挑战,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新机。”

(拍下精彩瞬间)

(拍下精彩瞬间)

为此,该校将从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出发,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不断寻求新的学科增长点、形成新的发展支点,深入实施法学一流学科复兴工程、新闻传播学学科强基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培育工程、新兴交叉学科提升工程、学科创新团队品牌工程,以学科建设带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等联动发展。

(记录精彩瞬间)

(记录精彩瞬间)

同时,打造法学一流学科高峰,推进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学科、国家安全学科高原建设,构建高峰、高原协调发展学科体系。建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高端法治及社会治理人才培养基地,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

(图源:西南政法大学 )

(图源:西南政法大学 )

此外,该校还要创新“大科研”工作体系,主动融入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大潮之中,聚焦多学科高度融合团队建设、高水平学术成果培育、高层次重点基地建设和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形成“崇尚学术、潜心问道”的良好学术氛围,铸就优势与特色并举的“西政品牌”。

(图源:西南政法大学 )

(图源:西南政法大学 )

付子堂表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体西政人必将知危图强,更加攻坚克难,更加奋发作为,使学校的红色基因不断焕发出无限生机,为“西政精神”注入新的时代活力,使西南政法大学这块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

(图源:西南政法大学 )

(图源:西南政法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