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局 看川渝政府工作报告怎么说“双城记”
重庆
重庆 > 记者专栏 > 正文

“十四五”开局 看川渝政府工作报告怎么说“双城记”

凤凰网重庆综合 四川、重庆省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把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列为重要内容,其中,重庆市在描绘成渝双城经济圈的2035年远景目标时,提出的目标是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而四川省给出的打造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

成渝双城经济圈。图源网络

成渝双城经济圈。图源网络

“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高频词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正式提出,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继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三大增长极之后,中国西部正式启动建设新增长极。

从竞争到竞合,短短一年间,川渝两地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合作热情,动作频频,新变化不断涌现,在巴山蜀水之间奏响了“双城记”的协奏曲。

一年多来,川渝两地各级部门累计签署各类合作协议236份;共同推动开工建设27个标志性引领性项目,完成投资354亿元;包括产业合作在内的重大项目总投资额超5500亿元;两地首批遴选101名干部互派到重要部门和岗位挂职;干部专题培训超6000人;科技专家信息资源共享超3万人……川渝两地平均1.5天“握手”一次。

遂潼两地已开启一体化发展新征程。

遂潼两地已开启一体化发展新征程。

这一年,“蜀道”不在难了,川渝办事也不用跑断腿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引领下,川渝两地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七大领域积极务实交流合作。

日前,重庆市两会与四川省两会召开,在今年两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高频词之一。重庆市与四川省均强调认真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聚焦“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加强双地在交通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毗邻合作、生态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合作行动。

重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

重庆两江四岸夜景。张炬 摄

重庆两江四岸夜景。张炬 摄

其中,2021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到2035年,成渝地区将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双城经济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十四五”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释放“一区两群”空间布局优化效应。建设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聚焦“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深入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协作协同、生态环保联建联治、改革开放共促共进、城乡建设走深走实、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合力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该报告指出,今年重庆市认真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加快重大事项与合作平台落地。一是配合国家有关部委编制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和科技创新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等规划方案,编制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等建设方案,提速建设31个重大项目,实施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

潼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图源:潼南网

潼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图源:潼南网

二是大力推动川渝高竹新区、遂潼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平台建设。加强政策协同对接,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研究出台产业、人才等领域配套政策,落实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

四川:打造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

2021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四川将与重庆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支撑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四川代省长黄强在介绍“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总体考虑时表示,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全局,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深化拓展“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着力建强支撑国内大循环的经济腹地,加快打造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构建“一轴两翼三带”区域经济布局,积极参与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

天府新区产业集聚成势 图源: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

天府新区产业集聚成势 图源: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

黄强表示:“今年,四川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深入推进‘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其中,重点抓好加强川渝协同联动、强化极核和主干功能、抓好成渝主轴发展、推动五区协同发展等方面。

在加强川渝协同联动方面,四川省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联合实施方案,协同推动交通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毗邻合作、生态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突破。

加快推动五区协同发展,四川与重庆共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支撑双城经济圈南翼跨越。加快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促进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与此同时,畅通成渝主轴通道,形成1小时通勤圈,做强节点城市,主动承接双城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