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中益:因地制宜兴产业 全民携手奔小康
重庆
重庆 > 重庆资讯 > 正文

乡村振兴看中益:因地制宜兴产业 全民携手奔小康

中益乡地处大风堡原始森林深处,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全乡在耕及可开发耕地仅1.3万亩,且土地零碎、土壤贫瘠、坡地较多。曾经,其所辖7个村均是支柱产业“空白村”、村集体经济“空壳村”、老人妇女儿童“留守村”。

扶产业就是扶根本、扶长远。中益乡清醒认识到产业薄弱是群众增收致富的最大难题,积极果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中蜂、中药材、民宿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夯实产业扶贫基础,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今,脱贫后的中益乡踩着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风火轮”,正阔步迈向乡村振兴新征程。

小蜜蜂“酿”出新路子

初春时节,走进中益乡,沿着蜿蜒的柏油路前行,坡上、崖底、田间地头,随处可见错落摆放的蜂箱,沿途的农房外墙也被粉刷成了蜂蜜色,路灯上的蜜蜂标志也在“翩翩起舞”。从老党员马培清家院落中抬眼望去,对面的石崖上,题写着醒目的“中华蜜蜂谷”五个大字。

在建峰村双坝组的蜂场里,管蜂员盛家滨穿着防护服,手戴塑胶手套,正在对蜂群作全面检查。他小心翼翼地取出蜂脾,反复观察蜜蜂是否生病、受冻,一张张确认没有问题后才放回原处。

盛家滨在查看蜂脾

盛家滨在查看蜂脾

“现在是中蜂春繁的重要时节,蜜蜂繁殖速度慢,加上自身保温能力弱及外界环境变化易引起蜂群消减,尤其需要密切关注蜜蜂的繁殖生长情况。”盛家滨告诉记者。他是重庆大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管蜂员之一,每个月有四千多元的工资,公司还为自己买了“五险”,工作之余,他还在自己家里养了八九群中蜂,每年收入至少有五万多元。

盛家滨所在的重庆大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个年轻朝气的小伙子岑欢与中益乡多个村集体合作创建的。由村集体购买蜂群,承包给公司喂养,村集体享受每个蜂群每年140元的固定分红。目前,该公司在中益乡一共有12个蜂场,喂养了1500余群中蜂,去年卖了7000多斤蜂蜜。

最值得的一提的是他们共同开发的网上认养平台——“我的蜜平方”小程序,让客户实现了“云养蜂”。认养客户在平台上选择蜂场、技术员以及认养的蜂群,然后打开监控页面,24小时都能看到蜂群的实际状况,以及技术员管理蜂群、取蜜等过程。这种认养模式,为中益乡的蜂蜜产品打通了另一条销路。岑欢预计,到今年底,他的示范蜂场将达到30个,落地蜂群达5000群。

2018年以来,中益乡就把中蜂作为了主导产业,通过“甜蜜的产业”来带动村民致富。如今,该乡已布局兼具一定蜜源的经果林3800亩、中药材3300亩,并结合退耕还林、森林抚育培植蜜源植物2万亩,全乡中蜂养殖保持在8000群以上,带动了470户蜂农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2020年,中蜂产业实现产值2000万元。

乡村旅游扮靓新生活

在中益乡,众所周知,盐井村沟口组有一处别致的农家乐。房子的主人叫成世芳,是个年仅三十出头的青年女子。

2017年底,中益乡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和引导力度,号召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乡发展。2018年春节前后,成世芳成为第一批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之一。

当时,成世芳投入了家里所有的资金,将旧房推倒重建,装修成了一幢独具特色的现代小楼房,并于2019年5月开业经营农家乐。干净雅致的小院,别具一格的装修风格,热情周到的服务,土家特色风味菜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光临,成世芳的收入日益丰盈。

说起回乡发展农家乐的信心,成世芳表示:“是政府为发展乡村旅游出台的优厚政策和如今家乡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下定了决心。”看到村里络绎不绝的游客,成世芳更加坚信,在家乡开办农家乐这条路没有选错。

如今,成世芳不仅管理着自己的农家乐,还成为了“黄水人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中益分社的理事,并加入到了中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专门负责乡村旅游开发工作,带领更多乡亲一起发展乡村旅游。

2017年以来,中益乡在大力开展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建设的同时,瞄准了一条同步前进的快车道——乡村旅游,应运而生了全市首笔农房抵押贷款产品——“中益·黄水人家康养民宿旅游贷”。通过整合资源,盘活传统土家院落,成功打造大湾民宿、全家院子,通过落实“万企帮万村”激活偏岩坝……现已红遍网络,数万游客慕名而来。

如今,中益乡的乡村旅游产业生机焕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2020年,70余家“黄水人家”乡村旅游接待户实现旅游收入500万元。

羊肚菌种出新希望

羊肚菌是世界公认的著名珍稀食药兼用菌,其香味独特,营养丰富,有“菌中之王”的美誉。中益乡坪坝村海拔1000-1600米,年平均气温13℃,地理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宜羊肚菌生长。以往,每到三四月份,当地村民便要徒步数小时进山“寻宝”。因其优质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无论是出售还是食用进补,都深受村民们的喜爱。

“现在,我们不仅可以经常吃到羊肚菌,还能获得效益分红,我在基地务工每月还能拿到2000元工资。”坪坝村村民谭弟山兴奋地告诉记者。谭弟山的喜悦得益于该村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羊肚菌产业。

长势旺盛的羊肚菌

长势旺盛的羊肚菌

2018年4月,坪坝村刚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刘成勇看到村里产业发展滞后、村集体经济薄弱,便四处考察探索产业发展路子。发展羊肚菌产业是他和村委一班人深思熟虑的结果。当年10月,完成了前期的整地、建棚等工序后,在坪坝村小河边的十多个大棚里,6亩羊肚菌正式“落地”,并在当年试种成功,给予了村“两委”极大的发展信心。

2019年,坪坝村羊肚菌种植面积扩大到20亩,预计产值近80万元。2020年4月15日晚上,通过“慧生活直播”平台,仅仅5个小时该村羊肚菌就销出2700包,价值63万余元。

刘成勇告诉记者,目前,羊肚菌已迎来今年第一轮丰收,采摘了1000斤左右,半月后将迎来第二轮采摘期,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可盈利40万元。截至目前,基地已向村民发放务工费21万元。

2017年以来,中益乡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扶根本、扶长远之策,将原本的“温饱型”粮食作物全面调整为“小康型”经济作物,引进和培育经营主体19家,带动2302户农户新发展中药材、特色果蔬等1.8万亩,粮经比例从过去的9:1调整为如今的1:9,实现在家有劳动力的脱贫户产业覆盖100%,脱贫户通过利益联结机制户均增收2800元以上。

石柱网记者 罗远琴 文/图

原标题:

因地制宜兴产业 全民携手奔小康

—— 中益乡乡村振兴之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