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观重庆制造】建厂70年来从未亏损过的重泵公司:创新向未来 勇攀行业顶峰
重庆
重庆 > 记者专栏 > 正文

【凤观重庆制造】建厂70年来从未亏损过的重泵公司:创新向未来 勇攀行业顶峰

编者按:

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胡衡华2022年1月17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重庆要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奋勇当先闯创干,重庆机电在行动。

重庆机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辛国荣提出要坚持“五围绕五抓”,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打造“千亿机电”。

近日,凤凰网川渝走进重庆机电集团下属4家制造企业,看这些企业如何沿着高质量发展大道“虎”力全开向未来。

自动播放

凤凰网川渝综合 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重泵公司”),系重庆机电集团香港上市平台重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2722.HK)全资子公司,自1951年建厂至今70年来从未出现过亏损。近3年,该公司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近6%,员工收入年均增长率10%。

重泵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方忠接受采访

重泵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方忠接受采访

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这一骄人业绩是如何做到的?近日,重泵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方忠在接受凤凰网川渝采访时称:“这主要得益于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而制度与管理创新正是实现技术创新以及留住人才的重要支撑。”

据悉,重泵公司立足高端泵制造业领域,拥有360余项专利技术,产品广泛用于石油石化、冶金钢铁、核工业、煤化工及国防等领域,并远销美国、巴西、韩国、俄罗斯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

重泵公司在201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17年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19年再获“全国机械工业先进集体”,2020年获评工信部第一批资助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重泵公司在201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17年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19年再获“全国机械工业先进集体”,2020年获评工信部第一批资助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自主研发产品比肩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不日新者必日退。企业要发展,创新是关键。

长期以来,重泵公司坚持自主研发,致力于关键泵国产化,多项打破国外垄断的国内首台、首套产品相继问世。

重泵公司各条生产线延续“牛”干劲, 再振“虎”精神,全力抢抓“开门红”。 图为凤凰网川渝走进该企业高端泵产品生产车间

重泵公司各条生产线延续“牛”干劲, 再振“虎”精神,全力抢抓“开门红”。 图为凤凰网川渝走进该企业高端泵产品生产车间

作为国内各核电工程公司的主力供应商,重泵公司在2016年完成“华龙一号”核电项目新型上充泵样机鉴定,成功替代了国外进口产品。2019年11月,由该公司研制的化容补水泵、“华龙一号”堆腔注水冷却泵、辅助给水电动泵、启动给水泵顺利通过核电专家组鉴定,这也标志着我国离心泵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这四型核电泵在研发阶段对水力性能要求较高,对泵的结构要求也非常严格。为了突破这一难题,重泵公司选择多组不同比转速叶轮进行水力模型设计,自主开发出多工况、陡斜曲线的高效水力模型,确保了泵良好的运行性能。

核电上充泵试验(资料图)

核电上充泵试验(资料图)

“我们生产的核电泵在9级地震发生时还能正常运行,能更好保证核电站安全。”重泵公司党委委员、总工程师王天周介绍称,“另外,我们公司研发生产的泵都至少要保证连续运行2万4000小时(1000天)不能出现问题,部分产品5年不需要维修,甚至有的产品能实现正常运行长达9年不维修。”

重泵公司党委委员、总工程师王天周接受采访

重泵公司党委委员、总工程师王天周接受采访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重泵公司已成为冶金成套除鳞系统、核电行业、矿浆隔膜泵市场、煤化工等领域的排头兵企业,在多个细分市场上也逐渐形成了一种“优先甚至只能用重庆水泵”的共识。例如,自1998年成功研制的国内首套除鳞系统投入运行以来,目前由该公司研发的成套除鳞系统已遍布国内95%以上的钢铁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重泵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端泵产品不仅面向国内市场,还走向了世界。以世界知名钢企韩国浦项制铁热轧除鳞系统项目为例,重泵公司在来自中国、日本、美国的全球钢铁行业顶级企业投标竞争中胜出,于2012年设计制造交付一期项目的全套除鳞系统后,又于2019年再次获得二期项目K4H线除鳞系统订单。

矿浆隔膜泵

矿浆隔膜泵

ZDS除鳞泵

ZDS除鳞泵

》》制度创新引导形成共谋文化,引进并培养“专家型人才”

在市场优选的背后,实际是技术竞争,归根到底又是人才的竞争。

如李方忠所说,“除了产品本身符合行业需求之外,还因为公司拥有一帮机电液全面复合型人才团队,从技术谈判到设计、调试、销售等环节都不在话下。”

产品检查

产品检查

近年来,重泵公司在持续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同时,也重视存量人才持续培养,送培在职博士、硕士等。据了解,该公司现有职工880余人,本科及以上人才占42%,拥有国家、省级专家7名,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38名,正高级工程师8名,高级工程师54名,工程师100余名、技师100余名。涵盖流体机械、机械制造、材料研究、机电仪控制、程序设计、振动噪音分析、试验检测、理化分析等多学科人才。

忙碌的生产线

忙碌的生产线

人才引进来了,但怎么留住并用好人才才是关键。

“每一个技术人员都是公司的宝贝。我认为管理员工不应该是强制性的,应该是引导为主,最终形成一种共谋文化。”李方忠介绍,“技术创新引领公司发展这一理念,已根植于重泵公司全体员工心中,当员工发自内心地认为企业发展他也有份,自然就会留下并心甘情愿干事创业了。”

出于这样的理念,重泵公司力抓制度和管理创新。颁布了《创新管理办法》《项目制管理办法》《职务专利奖励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同时,推出了一系列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包括科技项目奖励办法、专利发明奖励办法等政策,做到政策公开、奖励兑现,不搞论资排辈,宽容创新失误等。

在谈到“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时,李方忠直言,“要培养成专家。未来公司在引进人才时,不单纯追求数量,更要求质量。”

工人正在认真检查设备

工人正在认真检查设备

》》自我加码打造“百年老店”,企业要发展员工要幸福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2021年,重泵公司通过了7项新产品国家级鉴定,获得授权专利51项,其中有6项发明专利。

过去这一年,公司的订货和回款金额均增长显著,创企业历史新高。

焊光闪烁,车间里一片热火朝天

焊光闪烁,车间里一片热火朝天

站在新起点上,重泵公司奋马扬鞭争春色,“虎”力全开向未来。

在2月7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重庆市委副书记吴存荣就来到重泵公司,详细了解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提出,希望企业拿出“勇攀行业顶峰”的劲头,持续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攻关力度,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并对企业智能制造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

产品运行情况远程监控

产品运行情况远程监控

对此,李方忠表示,该企业将分“两步走”朝着智能制造“小巨人”目标前进。首先通过打造技术研发与营销一体化平台、技术与制造深度融合的一体化平台、运行与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平台、高效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等“四个平台”,加强生产运维智能管理。待智能管理迈上新台阶,再随着生产设备的更替,加快推进生产模式向智能制造转变。

具体落实到技术创新上,王天周提到,“今年的工作方向主要是夯实基础、提质降耗,全年计划申报发明专利20项,第一季度预计研发鉴定4个新产品样机。”

正在认真工作的工人们

正在认真工作的工人们

企业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员工的努力。李方忠认为,“企业发展要以人为本,要让职工收入和企业发展相匹配。”

据了解,该公司计划到2025年,在实现年营业收入目标和以2020年在岗员工数为测算基数的基础上,实现员工人均收入比2020年增加40%。

对于公司制定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李方忠表示,“2021年取得的成绩大大超过了目标指标。如果今年发展势头继续上扬,我们将调整规划指标,以适应企业发展速度和方向,朝着百年老店的方向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