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木棒棰戏是丰都县级非遗项目,属中国傀儡戏剧的一个分支,起源于唐代,历经了宋代、元朝的发展时期,明朝时候非常兴盛,到了清朝、民国时期达到鼎盛。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木棒棰戏的表演内容会根据群众需要进行调整。主要分为几大类:一是秧苗戏,主要在农忙时节演出,祭祀虫王菩萨,祈求来年不受虫害。表演的方式是在主家所属的田地里插上一个木偶代表虫王菩萨,并进行一整套祭祀仪式,而艺人在一旁表演,所 唱内容可以是传统剧目,也可即兴发挥,都是祈求庄稼长势良好,来年大丰收。二是童子戏,主要是祈子,表演过程中还要家族成员参与仪式,一道祈愿早生贵子。三是寿戏,农村每逢家中有人生日,有条件的人家都会奉上一台木偶戏,为家人祈福增寿。所唱剧目以《八仙过海》、《麻姑献寿》为主。四是喜戏,一般运用在节日、嫁娶等喜庆场合,为其营造热闹气氛,经济宽裕的人家可唱上三、五天,附近的群众都来观看,胜似节日。其代表曲目主要是《文魁嫁妹》等。五是阴戏。为了祭祀过世亲人,当地村民常会请木偶剧团唱上一台戏,以《董永卖身葬父》、《二十四孝》为代表曲目,以示怀念。
木棒棰戏是丰都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它从传统技艺的角度折射了丰都人民的信仰和审美,传承着丰都地方文化所倡导的“惩恶扬善、唯善呈和”及“孝善”等思想主题。现代丰都木棒棰戏更是传承经典推陈出新,将丰都地方民间故事与木棒棰戏表演技艺完美结合,所有剧目均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劝人向善,传播正能量。
木棒头戏的表演道具制作非常考究,每一个木偶都是精美的艺术品,要经过选材、雕刻、蒸煮、晾干、打磨、上粉、涂颜料、搭骨架等十多个工序,制作非常精良。对民间技艺和审美有重要研究价值。丰都木棒棰戏将丰都地域文化与非遗项目的完美融合,在舞台艺术方面的展示效果美轮美奂,以”不是真人胜似真人”的表现形式,深得观众喜爱,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