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夹江年画传承人张荣强邀你赏年画品传统文化
重庆
重庆 > 四川资讯 > 正文

国家级非遗夹江年画传承人张荣强邀你赏年画品传统文化

百节年为首,年画报春来。

装点喜庆的年画,承载着几代中国人难忘的过年记忆,渲染着吉祥,聚结着情怀,氤氲着年味。

近日,“赏年画过大年”新年画作品联展正在成都市文化馆新馆“大家美术馆”开展。展厅一侧,年画《鲤鱼跳龙门》前,不少市民拿出手机,对准画面一扫,神奇的一幕便出现在手机屏幕上:画中的鲤鱼“活”起来,转身一跳,跃入了龙门。

张荣强作品:《鲤鱼跳龙门》;尺寸:305*445毫米;年代:原作清代(2012年复刻)

张荣强作品:《鲤鱼跳龙门》;尺寸:305*445毫米;年代:原作清代(2012年复刻)

这件动起来的“AR年画”作品制作人之一——夹江年画传承人张荣强介绍,这件作品是他和四川大学老师合作而来。而这件古色古香的《鲤鱼跳龙门》年画图样是他根据一件1949年前的夹江年画作品,依样雕刻完成的。作品为套色木刻,张荣强共制作了五块刻板,分六次叠加完成。整件作品颜色雅致,以黄、红为主,少了传统年画的艳丽,多了几分雅致。

夹江年画是一种传统的木版年画,与绵竹年画、梁平木版年画并称“四川三大年画”。

据资料记载,大约在明代万历、天启年间,夹江即有年画作坊存在,是川西南独具特色的农民画。在夹江年画研究所所长张荣强看来,夹江年画的诞生,水到渠成。

夹江文化底蕴深厚,是著名的书画纸之乡,且四川的雕版印刷业发达,在成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雕版套印技术,夹江年画沿用至今。”张荣强说,经过480多年的发展,夹江年画表现的内容日益丰满,取材于民间却又不拘泥于现实,欢乐祥和、祈盼富贵、喜庆平安是其最大特点。

夹江年画和很多传统文化一样,一度濒临绝境,不仅传统年画资料、画版损毁严重,明清早期年画更是在夹江境内失传。

转折点是2008年,夹江年画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年开锦盒作坊的张荣强和当地退休教师吴泽全一拍即合,都想恢复传统年画。2010年在县文体广新局的支持下,二人共同组建了“夹江年画研究所”,对夹江年画开始了艰难的破冰之旅。

制作年画首要的就是印版和图案,但由于损毁严重已不能使用。在没有夹江年画制作流程的文字记载、图片记录的情况下,张荣强踏遍多地寻访曾经从事过年画印刷的高龄手艺人,一步步开始艰难的复兴路。如今已复刻出《秦良玉》《鲤鱼跳龙门》《元亨利贞》《陈姑赶潘》《福禄宫》《奏善堂》等作品。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今天,古老非遗文化正悄然绽放新的生机,夹江年画作为一种文化元素和文化标签,已经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成为我们生活的点缀乃至亮点。扇面、抱枕、宫灯、文化摆件……林林总总,丰富了我们的视觉,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拓展了我们的生活。

资料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夹江年画传承人张荣强 图源网络

资料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夹江年画传承人张荣强 图源网络

张荣强艺术简介

张荣强,自幼酷爱传统文化和传统美术。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2017年2月被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聘为传统技艺研究员,2019年6月被授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2021年评为夹江年画四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22获四川省“金熊猫”奖。多年来,经过不懈的努力,已经成功地掌握槐米黄、苏木红、蓝靛、酱紫等夹江木版年画需要的天然颜料提取技艺和使用方法,原汁原味的传承了夹江木版年画的制作技艺。在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成果展”上荣获新生代工匠之星(木版年画)。

2010----2018年通过各种资料和渠道搜集到大量的夹江木版年画图片资料,并先后复刻成功《鲤鱼跳龙门》《福禄宫》《元亨利贞》《陈姑赶潘》《加官晋爵》等作品。其中《秦良玉》获得四川省文化厅举办的首届“文殊坊杯”非遗手工技艺精品邀请展银奖,《陈姑赶潘》在2015深圳中国冬季文博会荣获 “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鲤鱼跳龙门》在第五届四川省工艺美术精品展上荣获金奖;《元亨利贞》在第六届四川省工艺美术精品展上荣获金奖。

作品被北京恭王府、澳大利亚悉尼中国文化中心、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冯骥才艺术研究院、开封非遗保护中心等国内外机构收藏。

张荣强作品:《元亨利贞》;作品尺寸:365*555毫米;年代:原作清代(2012年复刻)

张荣强作品:《元亨利贞》;作品尺寸:365*555毫米;年代:原作清代(2012年复刻)

作品采用天然植物颜料6次套印而成,是一幅花鸟年画,图中花瓶肚上寿桃图案中印有“元亨利贞”与“福”,“元亨利贞”语出《周易·乾·文言》“乾 元亨利贞”(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意谓乾为纯阳之卦,能以阳刚之气始生万物,并使之亨通畅达,和谐顺利,居正不偏。画中石榴寓意多子,寿桃寓意长寿,蝴蝶寓意生活美好富裕,此图配色喜庆热烈,为寓意大吉大利、平安富贵吉庆年画!

作品名称:《陈姑赶潘》作品尺寸:360*555毫米作者:张荣强年代:原作清代(2012年复刻)

作品名称:《陈姑赶潘》作品尺寸:360*555毫米作者:张荣强年代:原作清代(2012年复刻)

作品采用天然植物颜料一色一版6次套印而成。为夹江年画的戏曲年画,讲述的是川剧《秋江》中的一段情节——南宋时潘必正,其父在官时,曾给他和陈某之女娇莲订婚,以后两方消息隔绝。金国十六年,娇莲因父早死,又遭金兵南侵之乱,不得已入金陵城外女贞观为女道士,改名陈妙常。这时,潘必正已是举人,赴京会试落第,羞于回家,就寄居在他姑母主持的女贞观里,因此得和妙常见面,互相爱慕。事情被观主发觉以后,立逼着潘必正往京都赶考,企图把他们二人隔离开。等潘走后,陈妙常催船追到江心送别,赠物订盟,忍泪而别。

后来潘必正考中了进士,荣归故里,才知道他的父亲曾经代他订过婚,原来就是自己的意中人陈妙常,于是迎娶过门,结成夫妇。

夹江年画大事记

夹江年画起于明代,大约在明代万历、天启年间,夹江境内即有年画作坊存在。明末清初达到兴盛,产品远销湖广、云南及东南亚。年销售量超过1000万份,其中,仅董大兴荣一家年销量超过几十万份。在“破四旧,立四新”等运动中,夹江年画一度受到重创,濒临绝境,20世纪70年代起,夹江年画重新走上振兴之路,一直发展至今。

1963年,夹江年画两幅“黄丹门神”被中央艺术研究院收藏。

1982年,夹江年画六幅“黄丹门神”被四川省博物馆收藏。

1985年,夹江年画研究社成立。

2008年,夹江年画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4月,夹江年画研究所成立。

2011年3月,夹江年画研究所作品《女门神秦良玉》、《御前侍卫》、《鞭锏门神》入选首届民间工艺百家精品展。

2012年11月,夹江年画研究所作品《女门神秦良玉》、《鲤鱼跳龙门》荣获乐山市第六届“郭沫若文艺奖”。

2013年2月至5月,夹江年画研究所参加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新春献瑞——馆藏年画展”活动,作品被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

2月,参加四川省首届“文殊坊杯”非遗手工技艺精品邀请展,作品《夹江年画木版套色长卷》、《女门神秦良玉木版套色印版》获银奖。

2014年6月,参加四川省工艺美术协会主办的工艺美术精品展,作品《福禄宫》获银奖。

2015年6月,参加四川工艺美术精品展,作品“鲤鱼跳龙门”获金奖。

12月,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冬季工艺美术精品展,作品木版年画《陈姑赶潘》荣获金奖。

2016年3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在南京举办的“第51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作品“神荼郁垒”获优秀奖。

2017年5月,夹江年画书签在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中国工业美术创意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