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今年力争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户以上

成都今年力争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户以上

22日下午,成都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记者从推进会上获悉,围绕国家、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成都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家,居全国第八、副省级城市第五,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47家。

推进会上给出的数据显示,2022年,202家“小巨人”企业发展态势良好,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2.53%、9.6%,研发费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6.96%,在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巩固壮大实体经济、引领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据悉,围绕中小企业全方位需求,成都从经济效益、创新能力、新兴行业等方面分层分级分行业健全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政策体系,2022年累计安排下达市级先进制造业发展资金27.56亿元。实施中小企业梯度精准培育行动,加快企业从小到大、梯次发展,形成竞相跨越的良好格局。2022年,新培育成都玖锦科技等9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帮助杰特机器、卡诺普机器人等17户企业进入工信部重点支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44家。首批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1465家;新认定(通过复核)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4户,累计达10户。

同时,助推专精特新企业融入大企业生态。聚焦17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为世界500强企业、成都整车(整机)企业配套厂家提供配套产品、加工和服务,加速大中小企业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融合,汽车、轨道车辆本地化配套率分别提升至40%、50%以上。建立健全“链长制”,落地落细“六个一”工作机制,科学编制发展规划,绘制形成“1+3+5”产业图谱体系,出台集成电路、高端软件、工业无人机、航空发动机等专项精准政策,锻长板、补短板、提能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获评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夯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基础。免费为150余家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诊断,培育50个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5家企业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支持616家企业完成“两化融合”贯标认定,推进8万家企业“上云用数赋智”,9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类试点示范,5家企业获评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落地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成都托管与灾备节点)”,建成工业互联网(成都)创新中心,标识应用再上新台阶,标识解析量增长5倍,进入全国前五。

优化“专精特新”企业融资环境。聚焦精准支持,推动金融创新,推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快贷、小巨人贷等专属产品。2022年,“蓉易贷”普惠信贷累计投放327.59亿元,支持2.58万户中小微企业获得贷款5.05万笔,贷款平均利率4.01%;“壮大贷”为62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放贷款9.3亿元;为153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放贷款18.9亿元。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库,帮助对接资本市场,分层级制定培育方案,2022年全市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6家,上市公司总量达到142家,居中西部第一。

在推进会上,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组书记王凯透露,今年,成都将力争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户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0户以上。

据悉,下一步,成都将聚焦产业建圈强链,结合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实施企业梯度培育,分段分类推动工业企业“六上”(上规、上云、上市、上榜、上新和上楼),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参照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标准,科学合理制定帮扶措施,成都将加快出台《成都市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实施方案》《成都市支持优质中小企业突破性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构建形成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产业强,城市才能更强。王凯透露,成都还将持续强化建圈强链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专精特新企业强链补链作用,聚焦集成电路等17条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全面梳理链主企业上下游协作配套关系,针对性建立专精特新培育库实施精准扶持。鼓励链主企业开放技术、市场、标准、人才等创新资源,通过生态构建、赋能带动、数据联通等方式,支持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入供应链产业链,推动大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和融通发展。

优化专精特新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成都将建立市区两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对一”服务联系机制,通过定期走访、调研座谈等形式,开展专项服务、精准服务、贴身服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促进发展。加强专精特新企业要素保障,搭建专精特新企业专属融资服务对接机制,将专精特新企业纳入普惠金融服务平台支持范围和上市企业培育库,切实提升金融支持准度、力度。进一步完善奖补措施,提高奖补标准,建立健全分级奖补机制,激励引导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刘泰山 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