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首创定制中小河流递进式预警产品,中小河流涨水预见期提前至24小时以上
重庆
重庆 > 重庆资讯 > 正文

重庆首创定制中小河流递进式预警产品,中小河流涨水预见期提前至24小时以上

4月15日16时,重庆市水利局、市气象局联合发布今年第2期《中小河流涨水风险提示》:预计4月15日20时至4月16日20时,垫江、梁平等11个区县部分中小河流有涨水风险。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涨水风险提示提前28小时发布,为相关区县组织防汛抢险工作赢得了时间。

发布中小河流涨水风险提示,是重庆市为延长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见期所设置的第一道防线。记者从市水利局了解到,去年以来,重庆市在全国首创定制了“中小河流递进式预警产品”,将中小河流洪水预警与预见期从原来的1—6小时提前到24小时以上。

市水利局水文与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宋刚勇介绍,在以山区为主的重庆,中小河流集雨面积小、河道比降大、汇流时间短,如何延长预见期、提高洪水预报精度一直是个大难题。

过去,洪水预报主要依靠水文监测数据,即根据过去和现实发生的水文气象资料,根据洪水形成和运动的规律,对未来一定时段的洪水发展情况进行预测。其中运用到的降雨量、水位、流量等水文监测数据,必须等降雨发生后才能收集。尽管精度较高,但预见期较短,通常只能提前1—6小时发布洪水预警。在重庆山区,有的河流在降雨发生后一两个小时内便可能形成山洪,如果洪水预见期太短,当地组织防汛抢险便存在困难。

如何延长洪水预见期,尽可能为转移避险争取时间,下好“主动防御”的先手棋?2023年,水利部提出雨水情监测预警“三道防线”要求,气象水文耦合预报、洪水风险预警等内容成为研究重点。在此背景下,重庆市水利局首创与市气象局联合发布中小河流涨水风险提示系列预警产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业务化。

那么,“三道防线”如何工作?

市水文监测总站水情科科长黎春蕾告诉记者,第一道防线是雨前涨水风险预警。即以流域为单元,在气象部门作出降雨预报后,开展气象水文耦合预报,在降雨发生前便发布中小河流涨水风险提示。通过充分利用气象预报的预见期,实现关口前移、防线外推,将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见期提前至24小时以上。

第二道防线即雨中涨水风险预警。以气象短临预测雨和实测雨进行气象水文耦合预报,滚动发布6小时中小河流涨水风险提示,将中小河流涨水预见期提前到6小时以上。

第三道防线则是涨水期洪水预警。各级水文机构根据涨水期间的水雨情变化,实时开展洪水作业预报,按规定发布水情预警,这也是过去通用的水情预报方式。如此一来,水情预报工作便从过去的“地上”提前至如今的“天上”,将中小河流涨水预见期延长至24小时以上。

该产品的创新应用也在去年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以去年“7.4”万州暴雨洪水为例,2023年7月3日8时—4日8时,万州出现特大暴雨,最大日降雨量达276mm。受强降雨影响,万州磨刀溪、五桥河、建南河3条中小河流出现超警戒水位洪水。在7月2日15时,市水利局和市气象局便联合发布了《中小河流涨水风险提示》,预计7月2日20时—7月4日20时全市34个区县有涨水风险,将万州列为风险高区域,磨刀溪等9条和中小河流有涨水风险;后来,又滚动发布《未来24小时中小河流涨水风险提示》《未来6小时中小河流涨水风险提示》,涨水期间及时发布水文预报预警和实测预警,为属地政府进行防汛抢险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龙丹梅

原标题:

我市首创定制中小河流递进式预警产品,中小河流涨水预见期从1—6小时提前至24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