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引进来,筑品牌:西洽会上看重庆彭水的发展之路

走出去,引进来,筑品牌:西洽会上看重庆彭水的发展之路

凤凰网重庆综合 依山傍水、江河交汇。新西部焕新生,新制造铸辉煌,新服务筑未来。5月23日,备受瞩目的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简称“西洽会”)在重庆启幕。

西洽会“搭台”,重庆彭水在本次西洽会期间集中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9个,签约金额共计123亿元。其中,市级重大项目1个,投资10.5亿元。

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N8馆彭水展馆

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N8馆彭水展馆

此次签约涵盖清洁能源、社会民生、现代旅游等领域,投资超60亿元,将为彭水注入绿色动能。中国电力工程、中核汇能等企业的参与,彰显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这些项目不仅补强了彭水产业链,更加速了彭水产业转型,为彭水高质量发展添新“引擎”。

苗乡彭水

民族、生态、文化,齐奏乐章

彭水展馆位于重庆国际博览中心N8馆。展馆以“苗寨”风格建筑造型搭建而成,“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点缀其间。整个展馆既大气,又充分彰显了“苗”文化的多姿多彩。

展馆四周运用大画幅的海报呈现了彭水丰富的生态景观和文化特色。乌江画廊、鞍子苗寨、阿依河竹筏放歌、蚩尤九黎城、摩围山飞云口等耳熟能详的景区介绍,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客商驻足拍照。

彭水展馆富有彭水特色的灯笼装饰

彭水展馆富有彭水特色的灯笼装饰

标有“世界苗乡,养心彭水”八个醒目大字的标志门楼屹立在展馆中庭。苗乡儿女载歌载舞,传递出彭水的好客之音,奏响着广招“凤”栖的自信乐章。

彭水地处重庆东南部,位于武陵山区域,拥有丰富的苗族文化、盐丹文化、黔中文化、乌江文化和红色文化。同时也是全国苗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县。

5月15日,2024第十三届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暨中国·彭水水上运动大赛(以下简称“一节一赛”)成功举办,来自国内外的嘉宾、八方游客、运动健儿和彭水上万名穿着节日盛装的苗乡儿女,同唱娇阿依、共舞踩花山。“一节一赛”已成为彭水文旅活动的强“IP”,持续为彭水全域旅游的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彭水展馆里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表演

彭水展馆里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一幅长达10米的苗绣作品《砥柱铭》摆放在展馆中央,供媒体和游客观摩留念。据悉,《砥柱铭》是北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在彭水期间所书。本作品运用苗绣技法,耗时三年绣制而成,于2022年7月亮相第七届非遗博览会,是现存极具民族特色和艺术价值的“书法+刺绣”非遗作品。不同文化载体的碰撞,开拓了彭水文旅“整活”的新形式。

一幅长达10米的苗绣作品《砥柱铭》摆放在展馆中央

一幅长达10米的苗绣作品《砥柱铭》摆放在展馆中央

作为彭水支柱产业的旅游业,怎么让宣传走出去,把游客引进来成为彭水文旅发展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彭水借西洽会“舞台”,持续盘活彭水文旅融合发展,让中国的“苗乡”、世界的“苗乡”输出千里,传播海外。

5月20日,重庆彭水文化旅游(亚太)营销展示中心落成典礼暨推介大会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举行。

重庆彭水文化旅游(亚太)营销展示中心落成典礼暨推介大会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举行。李亚军 摄

重庆彭水文化旅游(亚太)营销展示中心落成典礼暨推介大会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举行。李亚军 摄

大会上,彭水县委书记石强指出,彭水依托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打造重庆彭水文化旅游(亚太)营销展示中心是彭水搭建国内、国际市场“两个窗口”、实现“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打通东南亚市场的有利契机,对于推动彭水文旅产品、农特产品、“八个一”健康食品实现国际化拓展、市场化运营,进而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九苗”归一筑品牌

“八个一”设摊吆喝引客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彭水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点“绿”成“金”吸引了更多关注。

彭水具有湿润的季风气候,海拔范围180—1800米,年均气温17.5℃。森林覆盖率达到60.5%,空气质量优良率99%以上,水质优良,城市水质综合指数位居重庆第一。

因此,彭水坚持做优苗食、苗绣、苗艺、苗歌、苗舞、苗医、苗药、苗寨、苗城“九苗”和康养、文养、禅养“三养”文章,培育并推出一罐水、一袋粉、一盒饼、一听饮、一桌菜、一杯茶、一瓶蜜、一桶油“八个一”健康食品,做实文旅精品、农特产品、健康食品“三品”产业。

彭水展馆里的“苗药”展示区

彭水展馆里的“苗药”展示区

近年来,彭水依托“九苗”布局,“苗医”“苗药”逐渐成了彭水优势产业之一。因彭水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苗药原材料的种植已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并持续向市场输出优质的中药材。

与此同时,依托苗药原材料规模化优势。彭水不断吸引相关企业来彭投产,为彭水“苗药”产业发展增添了动力。在本届西洽会上,彭水县俊苗山民族医药产业有限公司就带来了丰富的“苗药”产品。据悉,该企业在彭水建有5000平净化级厂房;拥有院士2名,博士6名,博士生导师2名,研究生导师2名,民族医药研究顾问9名。

彭水展馆里的“苗药”产品

彭水展馆里的“苗药”产品

该企业的落地和投产,赋能了彭水“苗药”产业发展。借助西洽会,彭水“苗药”产品逐渐得到关注。展会现场,不少客商云集彭水“苗药”展区,了解“苗药”功效。

除此之外,“八个一”健康食品也在彭水展区大放异彩,大摆摊位,推广介绍。作为“一杯茶”的彭水地道茶产业也在本次西洽会上吸睛无数。

彭水茶文化历史悠久,黄庭坚来到彭水后修建房屋,种植粮食,在菜园移栽茶树,对彭水茶叶情有独钟。重庆郁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的综合型企业,在彭水种植面积与开发土地总计8000亩。

其茶香四溢,味美甘甜,而旗下的茶叶产品更是获奖无数,真真实实以一片叶带富一方百姓。

彭水展馆里展出的苕粉

彭水展馆里展出的苕粉

谁敢想象,曾经不起眼的彭水红薯,如今却变成了聚光灯下的焦点。并且,彭水还为它高规格地举办了一场彭水自治县红薯产业发展大会。彭水将着力把红薯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特,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国苕粉之都”。

“小红薯”到“一袋粉”,再到“中国苕粉之都”。这响亮的品牌背后是彭水深耕红薯种植所迸发的无穷潜力。彭水苕粉因其晶莹剔透的质地,筋道而富有嚼劲的口感获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彭水苕粉早已成为重庆地道美食之一。

走出去,引进来,筑品牌:西洽会上看重庆彭水的发展之路

在“一袋粉”的苕粉摊位处,前来购买的客商络绎不绝。如今的彭水,走出了一条红薯产业的全链条发展。

西洽会上的彭水展馆,向大家打开了一幅和美绚烂的画卷。民族是其独特的风格,生态是其坚持的底色,文化是其创新的来源。广招天下“凤”来栖,彭水展示了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底蕴、优越的投资环境。走出去,引进来,树品牌,彭水坚定不移地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未来,彭水将抓住机遇,谋求突破,创新发展动力。(通讯员 九黎集团营销部 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