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4月重庆固投同比增3.1%,比全国低1.1个百分点

今年1-4月重庆固投同比增3.1%,比全国低1.1个百分点

5月29日,重庆市统计局公布1-4月全市经济运行数据。其中,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低于全国1.1个百分点,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年全年、1—3月回落0.4、1.2、1.3个百分点。列全国20位、西部地区5位,在全国排位上升1位,西部上升2位。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市建设项目投资增长7.0%。全市经济运行数据详情如下:

一、工业生产加速向好

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年全年、1—3月提高7.2、2.5、0.5个百分点,列全国第6位、西部地区第4位。

分三大门类看,1—4月,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采矿业增长7.1%,电力、燃气、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7%。39个行业大类中,有2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为69.2%。从主要产业看,汽车是推动全市较快增长的核心产业。汽车产业受赛力斯高增长拉动,增加值增长26.6%,拉动全市增长4.6个百分点。电子产业、材料产业、摩托车产业、消费品产业、能源工业分别增长6.3%、6.3%、4.9%、6.4%、8.3%。装备产业与医药产业同比分别下降0.2%和0.1%。

从重点产品看,1—4月,全市汽车产量79.8万辆,同比增长13.5%,其中新能源汽车23万辆,增长1.2倍;笔记本计算机产量2186.4万台,增长5.0%;手机2457.9万台,下降1.0%;液晶显示屏1.3亿片,增长28.5%;钢材607.4万吨,下降16.0%;铝材71.2万吨,增长19.3%;水泥1559.1万吨,下降10.5%。

分经济类型看,1—4月,全市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7.0%,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9%,民营企业增长11.9%。

分区域看,1—4月,主城都市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其中,中心城区增长11.2%,渝西地区增长7.8%,渝东新城增长8.4%。渝东北三峡库区增长7.3%,渝东南武陵山区增长5.5%。

二、服务业增势良好

1—3月,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07.81亿元,同比增长11.6%,高于全国3.1个百分点,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年全年、1—2月提高6.3、3.4、1.8个百分点。全市核算用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69.04亿元,增长19.2%,高于全国3.1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1—3月,全市核算用规上服务业8个行业增速为“七增一降”。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均达两位数增长,同比分别增长35.9%、30.1%、25.9%、25.3%和16.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8.2%;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增长1.5%;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下降12.0%。

分区域看,1—3月,主城都市区企业数占全市规上服务业的78.9%,营收占比93.6%。1—3月,主城都市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9%,高于全市1.3个百分点;其中,渝西地区增长较快,增速为16.9%,中心城区增长13.4%,渝东新城下降3.0%。山区库区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4%,其中,渝东北三峡库区下降11.1%,渝东南武陵山区增长15.2%。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略有回落

1—4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低于全国1.1个百分点,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年全年、1—3月回落0.4、1.2、1.3个百分点。列全国20位、西部地区5位,在全国排位上升1位,西部上升2位。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市建设项目投资增长7.0%。

分领域看,1—4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8%,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力度最大,拉动整体投资增长4.3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2%,比一季度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1—4月,全市第一、二产业投资保持正增长,增速分别为1.0%、15.7%,第三产业主要受房地产投资下降影响,投资有所回落,同比下降1.6%。卫生、体育等民生领域投资增长较快,分别增长44.5%和37.3%。

从投资结构看,新兴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传统产业改造项目加快实施。1—4月,全市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2倍,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投资增长28.2%。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2.9%,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年全年提高5.5、15.5个百分点;拉动工业投资增长4.3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27.0%。

分区域看,1—4月,主城都市区投资平稳增长,同比增长2.6%。其中,中心城区投资下降5.5%,渝西地区和渝东新城投资分别增长11.9%、9.9%。渝东南武陵山区、渝东北三峡库区投资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增速分别达到12.5%和17.3%。

四、消费市场总体平稳

1—4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88.32亿元,同比增长5.3%,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分别比上年全年、1—3月回落3.3、0.2个百分点。其中,4月当月社零总额增长4.3%,比上月提高0.4个百分点。

按消费类型分,1—4月,全市商品零售同比增长3.9%,餐饮收入增长14.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8%。

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销售看,1—4月,16个大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呈现“13增3降”,增长面达81.3%。其中:基本生活保障类必选消费增长较好,粮油食品、饮料、烟酒、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均呈两位数增长,合计拉动全市限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4.2个百分点;地产相关消费有所好转,建筑及装潢材料、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7%、4.0%。此外,受重庆市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到期透支市场需求影响,车和美、拓速乐、理想等部分重点车企增长乏力,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8%,比一季度回落1.6个百分点。

从新消费业态看,1—4月,全市限额以上批零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1.7%,高于全市限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速14.5个百分点;全市限额以上住餐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餐饮收入增长16.9%,高于全市限上单位餐饮收入7.0个百分点。

从区域看,1—4月,主城都市区限额以上社零额同比增长6.4%,渝东北三峡库区增长11.5%,渝东南武陵山区增长13.1%。

五、居民消费价格保持稳定

1—4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低于全国CPI增速0.2个百分点,低于3%以内的涨幅控制水平。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分别比上年全年、1—3月分别提高0.2、0.1个百分点,其中,4月当月上涨0.4%,较全国高0.1个百分点。

分类别看,1—4月,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六涨二降”,衣着、其他用品和服务、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3.1%、2.3%、2.1%、1.0%、0.8%、0.6%;食品烟酒、交通通信类价格分别下降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