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行千里赴夔州丨“三峡”入画抒“诗意”山水,重庆奉节绘文旅共融“蝶变图”
重庆
重庆 > 凤眼观渝 > 正文

诗行千里赴夔州丨“三峡”入画抒“诗意”山水,重庆奉节绘文旅共融“蝶变图”

凤凰网重庆综合 诗行千里赴夔州,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挥笔抒发豪情壮志,感悟人生哲理。这些诗词汇聚成夔州壮美山水间的人文灵气。时间穿梭,日月更替,如今的奉节焕发出新活力,文旅交织,“绣”出别样新风貌。

诗行千里赴夔州丨“三峡”入画抒“诗意”山水,重庆奉节绘文旅共融“蝶变图”

“夔门一开画卷展,挥墨书写山水情。”如今的奉节,承载着历史的沉淀与现代的活力,诗歌是它跳动的音符,逶迤三峡是它气质的源泉,白帝城是它娓娓述说的故事。这些元素共同绘就了奉节文旅融合的诗意画卷。

山河变迁,江上的一叶扁舟已变成万吨游轮,岸边徐徐炊烟已变成万家灯火,险峻古道已成畅通无阻的交通要塞。如今奉节文旅,不断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他们体验,探险,小住,感受着别样的夔州文化。“这里的长江三峡很美,这里的人文底蕴丰厚。”“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在奉节,有诗有橙有远方,有文旅共融发展下的创新和活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走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奉节正持续扩大“三峡牌”“生态牌”“人文牌”影响力,努力让文旅成为民生产业、幸福产业。

远眺瞿塘峡景色,江面开阔,游船穿梭。 赵东旭/摄 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远眺瞿塘峡景色,江面开阔,游船穿梭。 赵东旭/摄 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做靓长江三峡第一旅游目的地

绘夔州山水画卷

长江三峡,千里江山千古情。激流急湍,仿若翻滚的音符,奏响大地的交响曲。悬崖峭壁,高耸入云,宛如巨龙舒展身姿,挺立在大地之间。

瞿塘峡,长江三峡之首。一首《滟滪歌》道尽了其壮丽险峻,气势磅礴。晨曦初露,薄雾弥漫在瞿塘峡间,仿佛给这巍巍峡谷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垂直陡峭的夔门,如一把利剑劈出一道水路,直通开阔江面。三峡蓄水后,瞿塘峡江景视野广阔,绿水碧波,更适合行船观光。瞿塘峡两岸的山猴成群结队,古时留下的险峻步道依稀可见。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游客聚于白帝城·瞿塘峡景区,纷纷掏出10元人民币合照留念。因其背后图案即为瞿塘峡关口夔门景色,因此拿着10元人民币与身后夔门合照成为游客必选打卡方式之一。

而白帝城作为“西南第一雄关”见证了无数英雄厮杀与征战,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历史军事要塞。 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可歌可泣,开启了奉节独有的三国文化。

中国最美是长江,长江最美是三峡,三峡最美是夔门。有人说这是上天赐予奉节的礼物,如今,奉节接住了这份大礼,正全力打造长江三峡第一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登顶三峡之巅,长江蜿蜒而,美不胜收。 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郭莉/摄

登顶三峡之巅,长江蜿蜒而,美不胜收。 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郭莉/摄

“特种兵”一日徒步诗橙奉节活动。 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特种兵”一日徒步诗橙奉节活动。 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近年来,随着三峡之巅景区的成功打造,奉节让更多游客亲身感受到了瞿塘峡的气势磅礴和长江的碧波荡漾。杜甫在《夔州歌十绝句·其四》中写道:“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描绘了登顶三峡之巅后俯瞰壮丽山河的景象。这不仅让人们领略到自然的雄伟与秀美,也让奉节这片土地更加熠熠生辉。

据悉,今年“五一”假期,三峡之巅景区5天累计购票54410人次、接待收入304.0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4.77%、66.24%,单日客流量更是刷新历史最高纪录。5月29日,白帝城·瞿塘峡景区、三峡之巅景区购票游客已突破100万人次,较去年突破百万人次提前68天。

白帝城·瞿塘峡景区。 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龚祖章/摄

白帝城·瞿塘峡景区。 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龚祖章/摄

五一长假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游客。 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五一长假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游客。 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围绕长江三峡一线,奉节成功打造了三峡之巅、白帝城·瞿塘峡等知名景区。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的重要区域。奉节巧借“三峡”大景观优势,准备把全县打造成开放式大景区,将全域资源变为全域景观。

因此,奉节重点布局了40平方公里的县城旅游集散中心,以及白帝城·瞿塘峡、天坑·地缝两大核心景区和大白帝城、九天龙凤、官帽山三大旅游示范区,形成了“一心两核三片”的发展格局。

这一举措通过资源整合、串珠连线,逐步实现了设施、要素、功能的优化配置,为奉节打造长江三峡第一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基础,绘就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

塑“诗城”文化IP

筑夔州“根”与“魂”

奉节在中国诗歌界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诗人们创作的灵感源泉,更是中国诗歌文化的重要象征。正如贺敬之所言,“中国是诗的国度,奉节是诗的故园”。2017年,奉节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城”称号。

如今,“中华诗城”早已成为奉节文化IP。“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去年一部电影《长安三万里》,又让李白惊绝千年的诗歌《早发白帝城》火出全国。众所周知,诗中的白帝城就位于今天的重庆奉节。

空中鸟瞰,货船穿行于瞿塘峡间。 薛飞/摄 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空中鸟瞰,货船穿行于瞿塘峡间。 薛飞/摄 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据悉,奉节编辑整理的《夔州诗全集》中收录了742位诗人的4464首诗作。“天下诗人皆入蜀,行到三峡必有诗”,李白、白居易、杜甫、苏轼、刘禹锡、王维等诗人曾往来奉节,留下了无数千古佳句。

“诗圣”杜甫在奉节期间,是他一生之中诗歌的盛产期。杜甫在奉节一共写诗462首,占其诗歌总数的1/3。其中《登高》一诗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律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而刘禹锡在奉节创作的《竹枝词》被誉为“天下第一情诗”。

以“诗”促文旅成果转化。奉节已连续举办七届“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近年来,奉节诗词文化发展硕果累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晚清民国旧体诗史”的阶段性成果之一——《竹枝词三百首》的出版,再次将奉节诗词文化发展推向了新阶段。这一成果大大巩固了竹枝词在学术界的主流地位,进一步确立了“夔州发源说”。

《2022中国诗词大会》奉节宣传片截图

《2022中国诗词大会》奉节宣传片截图

除此之外,“中华诗城”奉节连续七年以“文化名胜特别呈现”与《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展开深度融合。以“诗歌”为主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也多次取景奉节,向观众介绍具有人文情感,丰富内涵的诗歌作品。

以“诗”促文旅创新发展。奉节文旅创新性地打造了《归来三峡》诗词文化实景演出。三峡风光,诗词歌赋,耀眼舞美共同汇聚成这台演出佳作。“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一首《竹枝词二首·其一》展开了夔州儿女的浪漫情绪。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更是把整台表演烘托到情感最高处,其荡气回肠,激情澎湃。它是历史的皈依,古今的对话。

《归来三峡》诗词文化实景演出。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王传贵/摄

《归来三峡》诗词文化实景演出。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王传贵/摄

《归来三峡》诗词文化实景演出 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归来三峡》诗词文化实景演出 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近年来,奉节通过举办诗歌文化节等活动,构建诗歌文学体系,挖掘各种文化元素,包括廉政奉公之诗歌、峡江文化之诗歌、三国文化之诗歌等,共同提升奉节诗歌文化。同时,奉节还加快推进中国诗词大会永久会址、夔州杜甫草堂、竹枝词主题公园等项目建设,增强文化氛围,建设诗城文化景观节点,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诗歌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璀璨夺目。它向世界推介着中国智慧,中国哲思,中国浪漫。而夔州的诗,已经成为奉节文化重要的文脉。文脉如根,深深扎进这片热土深处,汲取精华,滋养生长;文脉如魂,赋予这片热土灵气,体现出时代精神,薪火相传。

今年以来,中华诗城主题公园正式开园;“奉公守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正式揭牌;奉节县夔州博物馆新命名为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诗橙远方中国三峡研学(奉节)大本营和脐橙博物馆正式开营开放;奉节县与韩国仁川广域市中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共同促进两地友好交流合作关系全面发展。

诗橙远方中国三峡研学(奉节)大本营和脐橙博物馆正式开营开放 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诗橙远方中国三峡研学(奉节)大本营和脐橙博物馆正式开营开放 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奉节致力于深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打造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研学大本营,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这些举措,奉节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不仅显著增强了文化自信,而且为夔州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奉节县将继续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探索,努力将夔州文化的“根”与“魂”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生态添文旅新场景

绘夔州巴渝和美乡村

“赤甲白盐碧丛丛,半山人家草木风。”范成大的《夔州竹枝歌九首·其二》就展示了夔州绿意盎然、生机蓬发的景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奉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奉节地处长江三峡库区腹心,近年来大力整治岸线,不让垃圾出夔门。去年,奉节新增消落区治理面积102.42万平方米,累计打捞漂浮垃圾2.4万吨、库岸垃圾1500余吨。奉节在此治理中,保护了长江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旅游和经济发展。

白帝城·瞿塘峡景区长江沿岸水质清澈。 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岳建国/摄

白帝城·瞿塘峡景区长江沿岸水质清澈。 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岳建国/摄

阳光透过云雾扫射形成丁达尔效应,三峡之巅、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归来三峡》舞台同框。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陈德光/摄

阳光透过云雾扫射形成丁达尔效应,三峡之巅、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归来三峡》舞台同框。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陈德光/摄

以“生态”注“颜”促文旅发展,把生态治理成果转换成文旅新场景,新形态,新风尚。奉节依托生态资源优势,不断赋能文旅共融高质量发展。

今年3月,奉节县草堂湖岸线及消落区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开工,这一项目的建设不仅将修复和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还能大幅提升生态旅游体验,丰富白帝城·瞿塘峡景区的旅游业态。

24公里的生态绿道将串联起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入口、脐橙母本园、柑橘博物馆、三峡研学大本营、杜甫草堂、瞿塘关遗址博物馆等多个景点。其南岸还将连接起杜甫江村精品民宿、古象馆等,形成一条贯穿自然与人文的旅游长廊。

奉节县草堂湖岸线及消落区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开工。 刘滨清/摄

奉节县草堂湖岸线及消落区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开工。 刘滨清/摄

“山高水落座轮轻,两岸桐花作送迎。无数梯田春作好,绿荫深处有新村。”生态不仅仅扮靓了奉节“长江三峡”景观,也丰富了乡村旅游业态,加速其建设巴渝和美乡村。

昔日奉节“水泥村”——欧营村,如今变成了旅游打卡地。2013年,欧营村果断转型,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

如今,在三峡博物馆团队的策划包装下,欧营村村史馆孕育而生。欧营村经历了三峡移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三个阶段。村史馆设有“天生欧营”“传说欧营”“民聚欧营”“小康欧营”“现代欧营”五个主题,展示了村庄地理、文化和发展历程。村民也积极参与,捐赠了大量照片和实物。

欧营村村史馆。 夔州博物馆供图

欧营村村史馆。 夔州博物馆供图

村史馆的建成,成为奉节乡村旅游的新文化地标之一,助力奉节文旅全域发展。村里还依托村史馆规划了观阵山休闲区、乐橙主题街、橙园八阵娱乐区和休憩中心。同时,民居墙上绘有彩色墙画,展现了三峡库区的时代变迁。

诗行千里赴夔州。如今,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已成为重庆12个5A级旅游景区之一。2023年,奉节累计接待游客3111万人次、过夜游客176万人次、购票游客193.9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79.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52%、16.82%、40.35%、25.12%。

白帝城·瞿塘峡景区。 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白帝城·瞿塘峡景区。 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坚持打好“三峡牌”“生态牌”“人文牌”。奉节文旅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向前。在历史中寻找文化根基,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奉节文旅与时俱进。

数字赋能文旅创新,奉节3A级以上旅游景区已实现WiFi、4G信号和视频监控全覆盖。白帝城·瞿塘峡、三峡之巅、夔州博物馆等重点景区已实现5G信号覆盖。

三峡之巅景区游客。 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三峡之巅景区游客。 重庆赤甲集团供图

在区域合作上,奉节积极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白帝城·瞿塘峡、三峡之巅景区和峨眉山景区已达成合作,2024年两地居民可凭身份证免费互游。

我们在“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中重寻的是历史脉络;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中找回的是人间真情;在“赤甲白盐碧丛丛,半山人家草木风”中珍藏的是那一缕缕清风。

诗行千里赴夔州,三峡之美尽收眼底。奉节以“三峡”绘山水之壮丽,以“生态”护绿水青山,以“人文”述千年故事。在这片诗意与现实交织的土地上,文旅发展的步伐愈加坚定,宛若一幅长卷徐徐展开,展现出无限的生机与希望。

正如奉节县委书记张果所言,奉节要发挥优势打造旅游名县,主动深度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加速推进兴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全力提升景区品质,持续提高服务质量,创新开展宣传营销,持续办好“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中国·重庆奉节国际橙博会等节会活动,做实生态康养、自驾行摄、寻迹诗城、民俗美食、科考研学、竞技体育“六张名片”,全力打造长江三峡第一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奉节,这颗镶嵌在三峡之中的明珠,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迎接四方宾客,共赴一场人与自然、历史与未来的美丽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