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手演绎“最成都”“最重庆”的城市人文 “宽洪大量”CP2.0版再出圈
重庆
重庆 > 重庆资讯 > 正文

联手演绎“最成都”“最重庆”的城市人文 “宽洪大量”CP2.0版再出圈

洪崖洞,依山而建的吊脚楼独具巴渝风情,每当夜色降临,灯火与江岸交相辉映,每一层都有别样的风景,像极了《千与千寻》中的汤屋;

宽窄巷子,青砖黛瓦间,古朴与现代交错,琳琅满目的小吃店遍布市井小巷,充斥着老成都的烟火气。

洪崖洞与宽窄巷子,分别位于重庆和成都两地,都是巴蜀文化的代表,同是国内旅游景点“顶流”。

早在2020年,成渝两地就携手,“宽洪大量”CP强势出道,时常同框疯狂“撒糖”,一波波高甜表白让人“嗑”到上头——

“以后的路不管是爬坡上坎,还是轻轨穿楼,我都陪你走”“以后的火锅不管是牛油特辣,还是清油微辣,我都陪你整”……

到宽窄巷子体验“最成都”,到洪崖洞感受8D魔幻,成为外地游客打卡川渝的一种约定,更像是一种仪式。

今年重庆两会期间,加快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共同打造“宽洪大量”文旅品牌组合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对两地进一步合作开发旅游项目,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宽洪大量”CP的再加码,两地都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了“在地化”,通过建筑、场景、主题街区的植入,演绎“最成都”“最重庆”的城市人文,升级打造2.0版本的“宽洪大量”CP组合,进一步“拿捏”住川渝土著,让其出现在更多外地游客的“必游”清单中。

“最成都”“最重庆”的城市人文有多火

巴山蜀水,美在雄伟峻险,也美在钟灵毓秀,自古以来,巴蜀两地相互依存,市井与烟火、古老与现代在此汇聚,造就了兼容并蓄的城市人文。

三千年江州城,八百年重庆府,两江交汇的渝中半岛,既有大江大河的壮美,又有深厚的人文底蕴——

在这里,“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写满了李白的不舍与眷念,“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交织着李商隐的孤寂与思念;在这里,“一城山水半城桥,十七道老城门,九开八闭”勾勒出山水古城最初的容貌,浑然天成的地形地貌又将城市形态分割,汇聚了“山城”“江城”“8D魔幻都市”的独特神韵。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同处长江上游的成都,虽无大江大河的磅礴,却有着百水贯城的灵秀。

巴蜀文明发源于长江上游。“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这句在史料中存续了近2000年的文字,生动诠释了川渝两地一脉相承,山水相依的历史渊源。

当最能代表市井老成都的宽窄巷子,遇上最具8D魔幻感、浓缩了巴渝传统建筑风貌的洪崖洞,那些流淌在诗词典籍里的文字便有了更丰富的注脚。

“最成都”“最重庆”的城市人文有多火?

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洪崖洞民俗风貌区接待游客62.4万人次,同比增长17%;宽窄巷子接待游客85万人次,双双位于全国景区人流榜单前列。

“感觉是和一亿人擦肩而过。”来自成都的游客向璐,在洪崖洞体验了一把“人从众”模式后,忍不住感慨。

除了感受1楼出门是马路、11楼出门也是马路的魔幻地形,向璐还解锁了众多隐藏玩法:藏在洪崖洞5楼的“重逢1980”,真实还原了80年代老重庆的市井百态,霓虹闪烁的街区复古又时尚;进入6楼的探秘洪崖洞,仿佛置身古蜀巴渝的神话秘境,光影交错间四季流转,一口气就能召唤出白虎、比翼鸟、巴蛇、夔牛四大巴蜀神兽;每层楼里,还有数不尽的美食、周边,足以让游客在此逛吃一整天。

“宽洪大量”CP走红网络后,洪崖洞、宽窄巷子已不再满足“刷地标”式的网红“打卡点”,开始强调城市的文化内涵,通过“在地化”的表达形式,将抽象的巴渝文化、古蜀文化具象化、符号化,成为展示巴山蜀水“文化IP”的精神坐标。

所谓在地化,顾名思义就是让游客融入当地文化,体验本土的风俗人情。

依托吊脚楼的建筑结构,洪崖洞被打造成为一座11层的“立体”商业步行街,每一层通道相互连通,像一个偌大的迷宫,不仅展现了重庆8D魔幻地形的奇特,每层楼还设置了不同的主题,通过复刻大阳沟菜市场、八一路筒子楼、山城照相馆等场景元素,将老重庆的市井烟火也搬了进来。

作为满城(后少城)鱼骨上残存的肌理,宽窄巷子的前身是清朝廷为八旗兵及其家属修建的“城中城”。在提档升级中,成都最大限度保留了宽窄巷子的原址原貌,通过“一院一景、一院一品”设计,将北方胡同文化与川西四合院文化有机结合,巧妙串联天府文化和地标性消费新场景,将其打造为老成都生活样态的活化区。

到洪崖洞感受“最重庆”,到宽窄巷子体验“老成都”。随着众多“在地化”场景的推陈出新,这对CP再次凭实力“圈粉”。

“吸睛”后如何“吸金”

前不久,记者走进位于宽窄巷子的“可居茶介”,这里青砖砌墙,灰瓦为顶,绿竹掩映的庭院内,三五游客正品茶闲谈,袅袅茶香间,笑语连连,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

作为宽窄巷子里第一批建起来的高端茶室,“可居茶介”由一座典型的川西老宅院改建而成,墙体门窗上镶嵌着各式各样的川西老物件,宋代的石刻、明清的门窗、牌匾,古老的家具饰品,在这里拥有了第二次生命,和院子彼此滋养。

“借助宽窄巷子的客流和文化,茶室生意很红火,人均消费在两三百元左右。”“可居茶介”老板肖烈说。

和全国大部分历史文化街区一样,洪崖洞、宽窄巷子通过统一规划进行改造、升级,既注重文化的传承,也激活了文旅产业的发展。作为川渝文旅炙手可热的流量担当,“宽洪大量”CP在“吸睛”之余,是否也能“吸金”?

早在几年前,宽窄巷子就曾做过一项调查,当景区日均人流量在15万—20万人次时,游客的购买力是最高的。可当客流量继续增长后,人们反而会因为长时间排队、堵到走不动路等情况,导致旅游体验感大幅下降,进而减少消费频次。

“在各地纷纷感慨消费降级时,如何打破游客只逛不买的‘魔咒’,是我们和洪崖洞面临的共同难题。”宽窄巷子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梁浩说。

面对年轻消费群体,“话题感”正成为突破口。

比如几年前“可居茶介”经营就曾遇到瓶颈:游客虽然越来越多,但随着周边几家高端茶饮店陆续开业,同行竞争越来越激烈,进店客人反而少了很多。不久前,“可居茶介”在高端茶饮基础上,推出了汉服体验套餐,邀请网红达人身着汉服进店直播,一边品茗,一边抚琴赏花,店里也提供汉服租赁服务,设置了桌案、琴室等。“现在穿着汉服来打卡的,不仅有年轻人,还有老年人,成为茶室一道新的风景线。”肖烈说。

随着与游客间的互动增加,宽窄巷子的“话题感”不断拉满。“我们需要一个载体,吸引年轻人去消费打卡、发圈分享,让‘在地化’成为一种流量变现的手段。”彭梁浩说,去年,他们就联合本地商家菊乐食品,推出了“宽窄”文创雪糕,将武侯祠、大熊猫等成都元素融入雪糕设计中。一时间,到宽窄巷子打卡的游客都会买上一块雪糕,摆出各种姿势拍照。

在洪崖洞,8D魔幻夜景也被玩出了新花样。

“转过头来看我。”

“诶好,就是这个表情。”

靠近洪崖洞的千厮门大桥上,摄影师聂枫正在替一位身着苗族服饰的游客拍照,背景里的洪崖洞流光溢彩。

聂枫在洪崖洞经营着一家旅拍工作室,顾客基本都是来洪崖洞打卡夜景的游客。高峰时期,他平均一晚上就能接七八十单业务。

像这样的旅拍工作室,去年以来,洪崖洞先后冒出了180多家。

“以前洪崖洞的游客照都是10块一张的快闪,光顾的也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利润很低。”洪崖洞景区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孟瑶说,相比简单的“逛吃+自拍打卡”,有专业化妆师、摄影师全程跟拍的旅拍团队,为游客提供了一种更“高阶”的选择。这些工作室还与洪崖洞里一些民宿服饰店合作,向游客租售店里的服装,在降低自身经营成本的同时,也为对方带来了顾客,实现双赢。

联手升级打造“宽洪大量”2.0版

随着“宽洪大量”这对文旅CP越走越近,川渝两地正打破行政壁垒,丰富文旅产品供给,不仅通过连线互动,加快融合步伐,还通过推广、宣传,扩大巴蜀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这次到了洪崖洞,又体会到另一种美。”来自菲律宾的Sara是一名在成都读书的留学生。看惯了成都街头的闲适生活,今年五一,她和同学相约到重庆游玩,“我把洪崖洞的照片发给菲律宾的亲戚朋友,大家都很喜欢,觉得它古老又神秘。”

把游客引进来,让巴山蜀水走向世界。今年以来,在中国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后,重庆着力拓宽入境旅游市场,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全域144小时过境免签,构建“蓉进渝出”“渝进蓉出”机制,川渝两地还联手推出了“大三峡”“大都市”“大三国”等多条巴蜀文旅走廊入境游精品线路。

作为“大都市”旅游线路中的地标景点,宽窄巷子、洪崖洞发挥着节点作用。

为了方便外籍游客畅游景区,洪崖洞依托渝中区打造支付便利化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扶持,在景区内增加了可受理境外银行卡的POS机数量,通过推动外币兑换服务升级、推广人民币“零钱包”兑换服务等,有效打通了外籍游客跨境支付的堵点、难点。

此外,两地还强强联手整合资源优势,壮大互为客源地、目的地的成渝文旅CP。从线上“隔空喊话”,到线下联动推出时空任意门、表白走廊、双城影展等文旅活动,“宽洪大量”CP成功引流,吸引游客全面了解和体验成渝两地特色文化、特色美食、特色消费场景,不断叠加出“1+1>2”的效应。

譬如,去年宽窄巷子、洪崖洞共同发行了“宽洪大量”2023数字徽章,限时上线的1314份数字徽章不仅拥有唯一序号,具备数字资产的收藏属性,还赋予了丰富的文旅实物权益,通过线上线下多元联动,为两大景区狠狠攒了一波流量。

彭梁浩表示,未来,宽窄巷子还将与洪崖洞联合探索数字文旅发展,运用大数据为游客精准画像,以数据流整合提升决策流、执行流、业务流,打造具有巴蜀文化辨识度、知名度、美誉度的区域旅游目的地。

相关新闻>>>

全面梳理“三重清单”

推动“宽洪大量”文旅CP提档升级

6月6日,记者从渝中区文旅委获悉,今年渝中区将全面梳理文脉传承、公共服务、资源共享“三重清单”,打好线路、产品、价格联合组合拳,合力提升“宽洪大量”文旅CP的影响力。

近年来,重庆联动四川先后推出了“宽洪大量”“资足常乐”“七星揽月”“美石美刻”等一批川渝文旅组合,以重庆主城、成都双核为驱动,联合推出了覆盖重庆主城区—大足—武隆—青城山—峨眉山—成都的“大都市”旅游线路,将洪崖洞、宽窄巷子两大地标景点首尾串联,吸引游客从一点到一线,从一线到一城。

“我们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针对‘宽洪大量’文旅CP的提档升级,精心编制了‘三重清单’,共享两地经验资源,携手做大文旅产业发展。”渝中区相关负责人称,将持续练好内功,深入挖掘自身文旅价值,丰富产品供给和场景开发,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讲好渝中母城的巴蜀故事。

同时,两地还将进一步强化洪崖洞与宽窄巷子的一体化联动发展,参与打造成渝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联盟,并在两大景区开展多主题、多形式的城市文旅互动,协同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

而在长期关注巴蜀旅游发展的业内专家,戴德梁行重庆策划发展顾问部主管、董事马丽华看来,要将“宽洪大量”CP引向深入,首先应该摆脱低层次竞争,使其进一步走向开放和融合。

马丽华认为,两地政府应积极搭建互动平台,通过区域间的联动带动商客双赢,比如可联合推出“宽洪大量”一码通旅游平台,整合解放碑中央商务区和宽窄巷子的商户信息,一站式满足游客乐游两地的全过程需求,从顶层设计上促进两地文旅发展的优势互补、客源互送和市场共享。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左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