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称“河长管河治河”综合场景重点能力初步形成
重庆
重庆 > 社会民生 > 正文

重庆称“河长管河治河”综合场景重点能力初步形成

6月12日下午3时51分,一大块漂浮物随着河水漂到长寿区龙溪河滨河公园一角,安装在这里的智能摄像头立刻发出预警。该事件经过重庆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水面漂浮物事件处置智能预案”研判,“一键直达”龙溪河长寿区云台镇段河长朱浩,朱浩立即前往处理……

这是重庆市数字水利建设中,“河长管河治河”场景在河湖管理上的一次实战应用。

重庆河库众多、水系发达,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最后一道关口,河湖治理是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一道必答题。近年来,市水利局加快推进数字水利建设,打造的“河长管河治河”综合场景已初步形成重点能力并试点应用,河道乱堆、水面漂浮物、非法采砂3个多跨协同事件在试点区县已实现三级贯通。

把河长的“责任田”建在河上

从市城运中心驾驶舱进入重庆“河长管河治河”综合场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重庆地图。

“这是可视化作战图,每一名河长的‘责任田’都建在河上,落在图上。”市水利局副局长、市河长办副主任任丽娟告诉记者,自河长制实施以来,重庆市对5300条河流、3079座水库分级分段设立河长1.83万名。

“河长管河治河”综合场景实现了多个部门涉水数据资源的共享。依托全市IRS(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平台构建的河湖“一本账”,排污口、取水口、采砂区、重点排污企业等1.2万个风险点都“落”在图上。

点击图上的长江可以发现,长江重庆段的四级河长体系、河流要素等数据一应俱全。通过河湖“一本账”,各级河长可以清晰地看见自己所负责的河段,责任河段内有多少个排污口、有哪些重点排污企业、是否有乱建乱堆问题等,均一目了然。

地图上不时有红灯、黄灯亮起,这些多是视频、水质水量监测设备感知河面出现漂浮物、某河段水质恶化等风险后,经过研判分析对风险点发出的预警。

任丽娟介绍,综合场景建立了感知预警库,并通过全市IRS平台接入多个部门视频、水质水量检测等1.1万个感知设备,对风险点进行预警监管,通过算法模型智能识别河道“四乱”、非法采砂、生态流量下泄、非法捕捞、水面漂浮物、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实现河湖问题快速感知。

预警库的建立,让重庆市重点河湖监管率由过去的7%提升至46%。

3个多跨协同事件实现三级贯通

涉水问题大多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协同处理。

“我们依托重庆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立了河湖问题全量库,初步在试点区县贯通河道乱堆、水面漂浮物、非法采砂3个多跨事件。”任丽娟介绍,河长可以叫应、调度、督办、提醒,从而发挥河长组织领导、协调督办作用,推动问题抓早抓小、及时处置。未来,还将贯通小流域山洪处置等10个多跨事件。

去年10月10日,大清流河荣昌区清流镇龙井庙村段出现大片水面漂浮物,视频AI自动报警,可视化作战图上红灯亮起。5分钟内,该事件“一键直达”清流镇龙井庙村段河长况朝贵。

况朝贵前往现场查看,发现漂浮物是大片水葫芦,从上游四川省内江市平坦镇源源不断地漂来。因涉及跨界,况朝贵无法处置,便将此事上报镇级河长办。镇级河长办联系专业清漂人员前往处置,并上报荣昌区河长办。

荣昌区河长办立刻联系内江市平坦镇,在上游开展清漂,同时协同荣昌区生态环境局分析水质,确认水质没有恶化。

10月18日,上下游清漂完成。在荣昌区河长办协调下,清流镇与平坦镇签订《大清流河“河长制”工作共治共管协议》,双方建立跨界河流协同清漂长效机制。

至此,荣昌区河长办确认问题处置完毕,这起突发事件销号,电子地图上红灯熄灭。

数据赋能提升河长履职能力

河长工作干得怎么样,是否履职尽责?

在“河长管河治河”综合场景中,河长履职尽责要靠指数评定,数据说话。比如河长履职指数,要通过巡河完成率、问题整治率、水质改善率等综合反映;在能力复盘板块,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每位河长提出履职建议,推送巡河重点,帮助其动态掌握水位水质、河湖问题等,让河长履职更加精准高效。

针对河湖治理,也将根据其分析评价模型进行打分,对重点河流河段通过“一河一策”实施综合治理、系统治理。

任丽娟介绍,聚焦河湖监管难、问题发现难、协同处置难、闭环评价难四大难题,重庆“河长管河治河”综合场景紧扣“服务河长、管理河湖”两大主线,构建了7个业务场景,形成了河湖态势感知、决策联动处置、管河治河评价、能力复盘提升的河湖管理闭环体系。目前正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三级治理中心加快推动平台、数据、应用、体制机制“四个贯通”。

据了解,市水利局正以建设1个数字水利大脑为基础,全面开展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等9项水利核心业务数字化改革,有序推进水旱灾害防御、智慧河长、数字水网、数字三峡四大典型应用和河长制管理、取用水管理等N个“一件事”子应用建设。

目前,“河长管河治河”综合场景已初步形成重点能力并试点应用,日均处置河湖问题113个,问题平均办结时间由10天减至2天,缩短80%。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龙丹梅

原标题:

重庆“河长管河治河”综合场景重点能力初步形成

■推进管水治水现代化,多跨协同“一键直达” ■日均处置问题113件,平均办结时间由10天减至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