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疆渝特高压工程将于今明两年相继建成投用 两条特高压入渝将带来什么
重庆
重庆 > 重庆资讯 > 正文

川渝疆渝特高压工程将于今明两年相继建成投用 两条特高压入渝将带来什么

6月17日,渝北区大湾镇太和村,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哈重特高压工程)渝北换流站全面进入土建施工阶段。

500多公里外的四川甘孜折多山,国内首个十分裂输电导线穿过1号标段铁塔,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以下简称川渝特高压工程)再创纪录……

电从远方来,来是清洁电。川渝特高压工程、哈重特高压工程分别将于今年、明年建成投用,两条特高压将如何服务重庆经济社会发展?

谋划十余年

终于盼来了特高压

长期以来,重庆是西部地区唯一的能源净输入省区市,资源禀赋不佳。近年来,重庆除了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进储能、节电设施建设,也在争取特高压等重大项目落地,保障能源供应。

特高压入渝的构想始于2010年:重庆、新疆两地政府以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建设准东—重庆±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计划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建设。

2013年以来,全国两会重庆代表团密集提出相关建议;国家层面对此大力支持,启动规划,论证特高压入渝的必要性……

2019年7月,国家能源局作出批复:川渝电网联系比较紧密,近期优先考虑四川富裕电力解决,远期可考虑“疆电入渝”。

至此,特高压入渝工程加速推进。

国家能源局批复后不到4个月,疆渝两地政府在北京签订了《“疆电入渝”合作协议》,该工程也被列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重点电网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2020年4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召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网规划工作推进会,提出“优化整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网,形成500千伏以上目标网架图,弥补电网短板”。同年7月14日,重庆、四川两地签订“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正式提出筹建川渝特高压交流电网。

2022年9月,川渝特高压工程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后开工;2023年8月,哈重特高压工程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后开工……

“争取了十多年,终于盼来了特高压。”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发展部规划一处处长周倩告诉记者。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从重庆地理位置、全国能源资源分布等方面开展了研究论证,四川的水电和新疆的风、光、煤电成为外电入渝的首选。

外受电能力提升近八成

重庆成西电东送重要通道

哈密市资源能源富集,是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可同时大规模发展清洁能源和煤电的大型能源基地;四川省水电资源丰富,可开发容量超过1亿千瓦,是我国主要水电基地之一。

能源不能充分利用是一种浪费,如何化解当地电力过剩矛盾,将西部富余电力输送到负荷中心?经过多方论证,特高压是最合适的选择。

“从哈密到重庆,跨越2000多公里,特高压直流电只要7毫秒就能完成传输。”周倩打了一个比方,“跟低电压输电方式相比,特高压具有传输功率高、输电距离远、线路损耗低等优势,能保证用电高峰期更可靠地供电。”

然而特高压工程建设并非易事,从相距2000多公里的新疆引进电力,需要考虑庞大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成本、电力输送损耗等问题。

近年来,特高压技术不断成熟,重庆也积累了不少建设经验。两条特高压工程开工前,重庆已经有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等多条特高压输电线过境线路建设管理经验。

“在不远的将来,重庆将形成以‘一交一直’特高压为支撑的电网格局。”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川渝特高压工程建成后,川电送渝能力将提高至1000万千瓦;哈重特高压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重庆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届时,重庆电网外受电能力提升近八成,大幅提升省间电力互济能力,同时增强重庆电网的供电保障能力,显著优化重庆能源结构。”

除了自身受益,重庆在建的两个特高压工程作为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对优化全国电力资源配置、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既为产业“输血”

也担负绿色发展责任

近日,重庆两江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竣工并启动试运营,该中心是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成渝地区的重要节点工程。与一般产业相比,数据中心对电网供电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往往需要双电源或多电源提供供电保障。

“数据服务器是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绝不能断电。”该中心相关负责人称,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为此不断优化网架结构,还准备了备用电源。

当前,重庆正在加快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庞大的产业用电需求下,特高压工程除了能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还能为相关产业“输血”,降低云计算等高能耗产业电价。另一方面,在“双碳”目标下,特高压工程除了解决“缺不缺”的问题,也承担了能源绿色转型的任务。

“‘疆电入渝’是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工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以来,国家多次提出加快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的能源政策,规划建设风电光伏基地,支持大规模清洁能源开发。

“疆电入渝,哈密作为首选基地能充分利用能源优势,加快新疆资源优势转化,有效推动新疆地区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风电光伏基地开发。”国网哈密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工程还是我国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工程之一,接入配套风电、光伏、光热等新能源1020万千瓦,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超50%。

根据测算,哈重特高压工程建成后,每年新疆向重庆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可替代燃煤消耗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50万吨。

川渝特高压工程则推进了水电消纳,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力区域互补。“四川多水电,夏季丰水期弃水电较多。”周倩介绍说,川渝特高压工程建成后可以弥补重庆夏季负荷高峰电力缺口,也支撑了四川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郭晓静 崔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