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庆市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报告:在波浪式发展中稳住了大盘
重庆
重庆 > 重庆资讯 > 正文

2023年重庆市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报告:在波浪式发展中稳住了大盘

7月1日,重庆市统计局公布《2023年重庆市高质量发展成效统计监测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称,2023年重庆全力以赴“强信心、稳投资、扩消费、优结构”,全市经济在波浪式发展中稳住了大盘,在承压前行中实现了螺旋式上升。

据悉,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45.79亿元,成为全国第16个、西部第3个GDP总量超3万亿的省市,也是特大城市中第4个GDP总量超3万亿的城市。从增速看,全年全市GDP比上年增长6.1%,较2022年增速提高3.5个百分点,也快于新冠疫情三年年均4.9%的增速,实现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

《报告》称,去年重庆锚定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目标,紧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年重组建成全国重点实验室10个,新增国家创新型县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个;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7%;新建17个智能工厂、224个数字化车间;汽车产量升至全国第二,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50万辆,同比增长30.3%;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实现营收269.23亿元,同比增长25.4%;新培育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1个、累计3个,新部署4个“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累计达7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联接10个省市、47个二级节点、3.5万家企业,累计标识注册量超过287亿;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29个;全市5G电话用户达到1981.46万户。

《报告》称,去年重庆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政策体系与常态化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一区两群”空间布局持续优化。

在“双圈”建设中,去年川渝两地出台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推进方案,推动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启动建设,第二批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获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持续推进,启动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全年川渝两地248个共建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138.4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20.1%,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成渝中线、成达万等高铁加快建设,川渝省际建成及在建高速公路达到21条;全年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量超过5300列,运输箱量超43万标箱,均位居全国第一,运行线路近50条,覆盖欧亚超100个城市。

《报告》表示,城乡融合发展稳步推进是去年重庆发展另一亮点。2023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1.67%,比上年提高0.71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进一步缩小,由上年的2.36下降为2.28。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巩固,全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4.1%,脱贫人口就业规模稳定在79万人以上、就业率居全国前列。

《报告》称,重庆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力推进美丽重庆建设,全力交出生态环境高分报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2023年全市地表水总体水质为优,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7年保持Ⅱ类,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创“十四五”以来最佳水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5天,连续4年保持320天以上;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33.5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5.06%;启动50个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全面建立;全市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206.82亿元,同比增长13.5%;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0.8%。

《报告》称,重庆推动进出口结构调整优化,制定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五年行动方案,一体打造大通道、大枢纽、大口岸、大物流、大平台,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构建。

2023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7137.39亿元,其中,出口4782.19亿元,进口2355.20亿元;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53亿美元,到年末累计有319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我国18个省(区、市)、70个城市和144个铁路站点,通达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490个港口;2023年全市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17.8万标箱,同比增长21%,完成货值280亿元,同比增长16%;中欧班列(渝新欧)覆盖欧亚110个城市,渝满俄班列稳步发展,运输货物分别为21.7万标箱、18.4万标箱。

《报告》还对去年重庆民生建设进行盘点。2023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95元,比上年增长5.4%;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3.86万人,比上年增长4.5%;全市共有21.06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6.75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资助135.7万名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8.4万套(间),新配租入住公租房3.5万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