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匆匆三十载。在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举办之际,我们谨以此文回顾重庆市台协30年历程。
上世纪80年代,海峡两岸交流大门徐徐打开,一批批台资企业西进大陆、落户山城,重庆日益成为台湾同胞求学生活、投资兴业的一片热土。90年代初,重庆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应时而生。从此,在渝台胞台商台企有了可以依靠的“家”。
三十年来,重庆市台协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秉承“服务会员、搭建桥梁、沟通政府”的办会宗旨,团结引领在渝台商台胞,以“我是台湾人也是重庆人”的信念,积极开展渝台经贸往来,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助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与见证者,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践行者与贡献者,更是祖国统一的坚定支持者与推动者。
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1994年,重庆市台协应时而生、顺势而为。
这一年的6月15日,协会在重庆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正式登记注册,并于6月29日宣告成立。
重庆市台协是由在重庆的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自愿结成的地方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成立之初,重庆市台协虽然会员人数不多,影响力有限,但却鲜明提出了以服务会员、推动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为协会宗旨,这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在市政府台办等市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历任会长的带领下,协会稳步前行,发展壮大。协会不仅致力于加强会员间的联谊和交流,还积极为会员提供法律咨询、经济信息服务,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促进渝台两地经济交流与合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重庆市台协的发展从小到大,从有到强,在助力渝台经济交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如今,协会有会员近300个,其中永固集团、年代集团、重庆理想液化石油气实业有限公司、台湾百吉集团、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远东百货、富邦华一银行、厦门银行等知名台资企业都加入了协会。
重庆市台协通过组织各类经贸活动、投资考察、项目对接等,为会员企业在渝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合作平台。同时,帮助调处台商信访诉求事宜,5名会员受聘台胞调解员,3次参与修订《重庆市台湾同胞投资促进条例》,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为台胞从事渝台经贸合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重庆市台协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热心参与社会各类公益慈善事业。据不完全统计,协会及会员企业已累计向重庆市儿童福利院、重庆市红十字会、重庆市慈善总会等机构和云阳县、梁平区等地偏远乡镇及部分养老院等,捐助慈善款项及物资达4000余万元人民币,踊跃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实施。在渝北区、合川区等地捐建希望小学10余所,真情帮扶贫困学生,助力发展教育事业。牵头成立两岸献血联盟,组织4500人次两岸同胞累计捐献130万毫升血量,用实际行动赓续两岸血脉情缘。
岁月悠悠,卅年春秋,不仅见证了重庆市台协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也镌刻下不懈追求与坚持的印记。
务实服务:建设“台商之家”,凝聚在渝台商台企
“重庆近年来不断打造亲商、富商、安商环境,高度重视对台经贸交流合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台资企业关注重庆、投资重庆。”
不久前,重庆市台协举办了一场惠台政策宣讲会。活动当天,20余名台商台胞齐聚一堂,聆听市政府台办相关负责人详细解读“渝台58条”政策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实施成效,重点介绍了政策中涉及台企台胞关心的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就业创业、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这样的活动,协会每年要举办若干次。
作为协会的重要功能之一,如何更好地凝聚在渝台胞台商台企,是每一届台协的必修课。而一切的基础是首先能让台商台企在渝扎下根,发出芽。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31条措施”“26条措施”等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政策措施。重庆市台协主动收集会员意见建议,积极配合重庆市台办制定落细落实的“渝台58条”,并邀请市市场监管局、市人社局、市税务局等有关单位,向在渝台商台企广泛宣介各类惠台政策措施,帮助台商台企尽早尽快尽享政策红利。
永固集团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借着惠台政策的东风,公司实现了自身发展的华丽转身,商品混凝土在重庆市场占有率高达20%,业务延伸至全国各地,是目前重庆唯一一家返台上市的台资企业。
当然,并不只有永固集团。
促进渝台经贸合作、实现会员更好发展,是重庆市台协的重要服务职能。协会连续15年组织会员单位参与“重庆·台湾周”活动,赴上海、江苏、广州等沿海省市参观交流,广泛邀约岛内各大行业公会来渝投资考察,联合富邦华一银行、厦门银行搭建银企合作桥梁,牵线台湾永丰金控等金融单位落户重庆,积极推动渝台经贸合作。
重庆市台协有关负责人介绍,30年来,渝台经济合作领域从餐饮、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制造及修理拓展到IT、电子信息、金融业、高端商业等,合作层次从一般产业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业拓展,合作区域已覆盖全市80%的区县。
除了关注企业发展,协会还充分发挥“台商之家”作用,在权益保障、关怀服务上,为台胞台商台企排忧解难。
“这笔钱不仅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也让我感受到了大家的温暖。”当台胞朱宏文患病卧床的消息不胫而走后,一场爱心接力在重庆的台胞台企中延续。几天后,重庆市台协会长黄光志就将在渝台胞台商台企捐赠的8万元医疗费送到医院交给朱宏文家属。
黄光志还告诉朱宏文,病情稳定后,协会还将积极协调航空公司帮助其返台治疗,争取战胜病魔,早日康复。
三十年的风雨兼程,协会始终坚持以务实为基,服务为魂,凝聚台企之心,共绘发展蓝图。在渝台交流合作的广阔舞台上,协会不仅是桥梁,更是温暖的港湾,用细腻入微的服务,织就了一张张紧密相连的网络。不仅解决了台企的实际难题,更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与归属感,书写了渝台融合发展的华章。
桥梁纽带:跨越两岸织就渝台融合发展的华美篇章
1997年重庆直辖后,渝台交流迎来新的机遇。
2008年,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两岸交流进入了快车道。
201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在重庆签署,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重庆市台协紧抓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时代机遇,围绕中心工作,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台资深度参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
在这期间,重庆市台协密切与各友会沟通协作,配合邀请、接待岛内重要人士和台湾商业总会、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等工商团体多次来渝交流考察,助力集聚形成以广达、英业达、旭硕、纬创、富士康、仁宝等台资企业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庆连续十年稳坐全球第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有力助推重庆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台企广达电脑重庆基地连续四年产值突破千亿元,成为重庆智能终端产业和电子制造业首家产值千亿级企业。
从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百吉集团董事长李文勋在渝建厂开始,大批台商台企西进开疆拓土、加速发展,重庆作为台资西进的桥头堡重要地位渐次展现。
重庆直辖以来,渝台经贸合作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成绩有目共睹,一组数据可以佐证:截至2024年6月,重庆市累计批准台资企业2205家,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达到225家,累计合同台资323.62亿美元,渝台贸易额从2018年的267亿元增长至最高年度2021年近650亿元。台湾地区已成为继美国、韩国、中国香港之后重庆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这些数据背后,反映的是重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成果,也诠释出重庆市台协为渝台经贸交流合作作出的积极贡献。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两岸青年好,两岸未来才会好。协会在协助台胞安稳发展、台企投资兴业的同时,还重视引导台商青年一代,培育接续发展的继承人。
据悉,重庆市台协承办全国台企联西南西北片区青委会成立大会,连续5年在渝召开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台湾青年企业家交流合作恳谈会,举办7届“台协杯”慢速垒球赛。“共享机遇·筑梦未来”川渝粤台青年就业创业发展交流会等活动,年代集团、台晶电子等台资企业先后承接800余名台湾大学生在渝开展实习实践,为台湾青年来渝就业创业创造条件,吸引上千名台青常住重庆追梦、筑梦、圆梦,共同扛起新时代两岸青年的使命与责任。
三十年的时光,如同一本厚重的书,记录了风雨兼程的足迹与辉煌灿烂的篇章。在巴山渝水间,重庆市台协如同一座桥梁,横跨两岸,以无尽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织就了一段段渝台两地交流、融合、发展的佳话。
面向未来,重庆市台协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务实的行动、更加创新的举措,持续深化渝台两地交流合作,为助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渝台融合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不断将在渝台胞台商台企的涓涓之力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之力。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周尤
原标题:
同心携手三十载 共绘渝台新篇章——写在重庆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成立30年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