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万里长江入渝第一区,自古因江而兴盛的江津如今承载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江津区始终践行“两山论”、坚持走好“两化路”,积极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努力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休闲旅游胜地”,建设重庆主城“都市后花园”。
江津玉填补重庆不产玉石的空白
江津玉是近年来重庆市江津区发现的一种色彩丰富并带有独特龙鳞皮纹,且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二次河磨籽料玉石,其摩氏硬度、相对密度、折射率等各项指标优良,且不同程度含硒元素,极具鉴赏价值。“江津玉”的发现和命名,填补了重庆一直没有玉石产地的空白。
展出江津玉作品。苏盛宇 摄
根据《重庆市加快推进珠宝玉石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我们正在推进建设集玉文化博物馆、产品发布大厅、珠宝品牌展览交易区于一体的珠宝展示交易中心,将白沙镇打造为玉石文化特色小镇。
当前,市委市政府正在培育建设重庆市国际消费品中心城市,珠宝玉石产业作为重要的消费品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江津玉作为打造重庆珠宝玉石产业集聚区的重要担当,积极响应全市推动珠宝玉石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的具体举措,发挥江津玉独特的品质和魅力,为重庆打造国际消费品中心城市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展现了老重庆民国时期的历史风貌
“文旅+影视”融合发展
江津区坚持“以节促产、以节促城、全域影城”思路,以打造白沙百亿影视产业城为目标,整合打造影视文化资源,全力推进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建设。联合企业整合闲置厂房,灵活利用古镇文化资源,打造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已完成服装、车辆、兵器、家具等道具库房建设,占地约2万平方米,道具总量超30万件,产业基地初具雏形。新增年代街景、国营商店、医院、学校、民居、照相馆、音像店、游戏厅、露天电影院等40余个内外景拍摄棚,可满足多个剧组同时在此拍摄,并支持“一站式”拍摄完成一部短剧。吸引进电广(重庆)影业、辉扬融创80/90年代道具库、影人视界等40家企业入驻,持续打造西南地区最大年代影视道具库,成功举办两届中国(白沙)影视工业电影周,持续开展影视文化活动,长久以来成为了很多影视剧的取景地。截至目前,成功举办两届中国(白沙)影视工业电影周,持续开展影视文化活动,已有《重庆谈判》《骄阳伴我》《回来的女儿》等100余部影视剧到江津取景拍摄。
航拍江小白高粱机收 苏盛宇 摄
创新模式,股民经济收入翻倍
永兴镇全盘布局,整体思考,创新发展模式。在保留好已形成的“油菜经济”情况下,发展“油菜+高粱”的轮种模式。四五月是油菜籽收割的时节,也正是高粱的播种时节;八九月高粱收割,这又刚好是油菜籽的播种时间,“油菜花”与“红高粱”耕种时间上的无缝衔接,让轮种模式应运而生。
在完成6000亩土地宜机化改造后,“油菜+高粱”轮种生产得以全程机械化。永兴镇面向江小白发展订单式农业,以江小白高粱需求量为市场支撑,大力发动农户参与进来。仅黄庄村、旸岩村就组建了8个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动1000余户农户以3000余亩土地折价入股成为农业专业合作社股东。
“入股村民可以享受四份收入,每年亩均分红1000余元。”黄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喻晓锋介绍,一是江记酒庄固定分红300元/亩,二是合作社保底分红600元/亩,三是合作社二次分红约100元/亩,四是农户务工收入约100元/亩。
“江小白高粱产业园”已从当初永兴镇黄庄村一域延伸到永兴镇旸岩村、汪庄村以及与毗邻的白沙、慈云等镇。规模从最初2000亩发展到目前1万亩,不少村民就近就业,成为了享有这四份收入的新型“四金”农民。
江津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建成鼎山公园、篆山坪公园等10余个城市公园,获评中国人居范例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四面山入选中国最美十大森林公园;望乡台瀑布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瀑布之一,爱情天梯成为重庆新地标;重庆影视城(江津白沙)是100余部影视剧主要取景地……
为了进一步建设好家门口的“诗与远方”,江津将加快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联动川渝各市区县,依托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川南渝西文旅融合发展联盟等平台,联动川渝各市区县,共同推出川渝生态、康养、红色、研学、工业、非遗等主题的旅游精品线路,实现资源共享、游客互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