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柏林镇勾勒好“点线面”,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江津区柏林镇勾勒好“点线面”,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随处可见茂密的森林,数不尽的天然富硒农产品,勤劳淳朴的乡土民风,一幅景美物美人美的动人画卷在江津区柏林镇徐徐展开。柏林镇位于江津区南部,海拔从200多米到1200多米,东、南与贵州省习水县相邻,西与四面山风景区接壤,北与中山镇、蔡家镇相连接,距离江津城区80公里。近年来,该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有效推进巴渝和美乡村建设,推进生态宜居柏林,奋力开展乡村振兴新局面。

党建描点,凝聚共建合力

柏林镇始终聚集新时代党建质量,以“三聚焦三提升”工作方法,推动党建赋能与和美乡村建设同频共振、互融互促。聚焦队伍建设,提升干事内生力。认真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近三年共发展35岁以下农村党员8人,党员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聚焦组织建设,提升堡垒战斗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等制度,激发工作效能。扎实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排查整顿、村“两委”班子回访工作,健全后备干部动态跟踪机制。七一评选“优秀共产党员”10名,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五星村居1个。聚焦基层治理,提升乡村吸引力。加快推进基层治理指挥中心高效运行,配齐“1+3+N”网格力量,实现镇村两级贯通,科学划分77个实体网格,配备网格长、网格员127名,建立网格党小组73个,充分发挥网格“前哨”“探头”作用,村民诉求短时间交转办一站式解决,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数字化水平。

示范勾线,激活治理机能

柏林镇创建巴渝和美乡村“达标村”2个、“巴渝和美院落”2个,激发群众共参与,整体推进创建工作,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群众富裕了。紧紧牵住产业振兴“牛鼻子”,打造千亩魔芋、千亩枳壳、千亩富硒水稻、百亩高粱示范基地,构建“魔芋+肉牛+酒厂+高粱”绿色循环产业发展体系,形成“2+1+N”产业示范带动,由2个大户示范带动,1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推广,N个农户共同参与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开展消费帮扶行动,年均帮助农户销售农副产品41万余元。环境干净了。以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整治、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等工作,建设182个标准化垃圾收运点,更换垃圾桶141个。以发展庭院经济为契机,在各院落道路两旁、庭院内外种植花草树木,打造绿色生态微景观2处。同时,在各院落设“一长三队”,制定“院落公约”,有力推动乡村环境面貌实现“提档升级”。生活便利了。坚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硬件短板,通过积极争取各项惠民政策和项目资金,2024年已实施建新拆旧5户,美化房屋30余户,改造卫生厕所51个,加宽农村公路约2.95公里、新建农村入户便道7.164公里,消除道路隐患20处,安装路灯317盏,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不断提高。

乡风涂面,擦亮振兴底色

坚持把培树文明乡风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有力举措,大力开展文明乡风建设活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推动乡村和谐发展。移风易俗树新风。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以建规立约为制度保障,确保移风易俗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制定《柏林镇大操大办滥办“酒席”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无事不办,成立6支村(社区)劝导工作队,在各村(社区)设立“移风易俗红黑榜”,引导群众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移风易俗长效机制,推动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榜样典型传力量。充分发挥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等示范带头作用,评选出镇内十大突出的先进榜样,用群众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定期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树立文明榜样,持续涵养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推行文明实践“积分制”,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激发群众共同建设家乡的热情。文化活动增光彩。充分利用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通过接地气的语言、有温度的节目、丰富多彩的活动,精心策划推出送文化下乡之“村晚”演出、非遗展览、文艺表演、文化培训、惠民电影下乡等文化活动,惠及群众8000余人。积极调动镇村党员干部、乡贤代表、返乡大学生等力量,组建百灵鸟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政策理论宣讲、“我们的节日”、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文明实践活动,引导群众自觉践行文明新风。(通讯员 张秋洁 杨宇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