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有好产品却苦于销售渠道不畅;现在,有了知识产权这张‘通行证’,产品走出了国门。”谈到重庆江津花椒受到国外客户青睐,重庆凯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淑君感慨不已。
江津花椒的种植历史悠久,过去因品牌影响力弱,产业价值不高。如今,花椒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2023年,重庆江津区花椒产品出口额超1000万元,在海外一些市场供不应求。2024年,江津花椒全产业链综合产值预计达55亿元,江津花椒品牌价值达64.04亿元。
2005年,江津花椒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江津区通过登记注册“江津花椒”专用图形标识,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和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塑造花椒品牌文化,扩大产品影响力。
江津区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袁艳介绍,2021年,江津花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正式筹建,当地围绕种植、加工、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等环节,不断完善花椒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截至目前,17家企业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有了知识产权“通行证”,江津花椒的市场销路进一步打通,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对江津花椒的需求不断增大。江津区还专门建设了4个市级农产品(花椒)出口示范基地、3个区级和7个镇级花椒出口示范基地,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管护技术,保障出口花椒产品的品质。
记者了解到,重庆地理标志资源丰富,“涪陵榨菜”“江津花椒”“永川秀芽”等产品闻名海内外。重庆通过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等,有效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将知识产权转化为有形资产。
知识产权不仅成为农林产品增收的“法宝”,也是高校专利走向市场的“利器”。
“以前,我市高校、院所专利转化率不高,专利成果转化存在‘不愿转’‘不会转’‘不能转’‘不易转’等问题,‘四不’难题直接影响了科技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和成果转化。”重庆市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处处长谢从波介绍。
针对高校院所专利转化率不高的难题,重庆市知识产权局探索“一对多”专利开放许可新模式,构建专利收储、精准推送、关联匹配、政策激励的闭环工作机制,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实现专利转化效益最大化。
相较于传统的“转让”和“许可”方式,作价投资方式能够将科技成果持有人的资源优势、科技成果完成人的技术优势与企业的市场优势结合,形成新的经营实体,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李辉及其团队的“电机与功率器件设计及系统控制技术”专利科研成果,就以作价投资方式实施成果转化。该系列专利评估价值1200万元,以知识产权形式出资,吸引社会投资1800万元。
今年,重庆市知识产权局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公平开放、便捷有效”的原则,全力推进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软件信息服务等重点产业领域相关专利参与开放许可工作,推动专利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
“我们还将积极实施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提升行动。”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局长何大伟表示,当前重庆市构建了以综合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服务机构为支撑的“1+N”运营服务载体,为创新主体提供“一站式”便捷高效服务。下一步,还将构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交流机制,深度融入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助力重庆高水平对外开放。
新华社记者 田金文
原标题:
重庆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