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作为企业领头羊,既是资本市场的基石,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推动企业上市和提升上市公司发展质量,对重庆增强地方经济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具有重要作用。
重庆上市企业的发展质量如何?整体上还存在哪些短板?未来,重庆又该如何进一步推动上市企业提质发展?近日发布的《重庆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4)》(下称《报告》)以及参加发布会的业内专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来自浙江的专家,还为重庆带来了“浙江经验”。
亮点:
经营业绩持续向好,社会效益好,投资热情高
“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将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作为高水平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企业上市‘千里马’行动,深入开展‘提质增效强回报’专项行动,推动全市上市公司经营能力、社会效益和投资热情持续提升。”《报告》认为。
以经营能力为例:重庆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已连续多年实现高速增长。2023年,《报告》录得数据的65家重庆上市公司研发支出总额达245.49亿元,同比增长28.68%,增幅是全国上市公司整体水平(8.23%)的3.48倍;研发支出平均值为3.78亿元,同比增长28.57%,高于全国上市公司平均水平(3.25亿元)。
与此同时,重庆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高于全国水平。2023年,《报告》录得数据的65家重庆上市公司整体研发投入强度为3.75%,高于全国上市公司整体水平(2.47%)。其中,高于重庆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2.45%)的有45家,占比为69.23%。
企业资产规模、营业收入等方面的一组数据,也体现出重庆上市公司经营能力在不断提升——
截至2024年9月底,重庆上市公司资产规模超3.7万亿元,居西部第1;截至2024年12月25日,重庆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1087.04亿元,其中100亿元市值以上上市公司占比34.62%,高于全国28.43%的平均水平;2024年前三季度,重庆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超5800亿元,同比增长5.86%;截至2024年9月底,重庆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为81.91%,低于全国1.47个百分点。
从社会效益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重庆上市公司分红企业数量、分红金额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中报和三季报披露分红方案的重庆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为11家、8家,分红总额达25.11亿元,同比增长754.08%。
从投资热情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重庆非金融上市公司金融资产投资、产能投资规模分别为658.61亿元、261.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11%、13.21%。制造业特别是汽车制造、医药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等领域的上市公司,产能投资规模显著增强。
“整体来看,重庆上市企业呈现出经营业绩持续向好、社会效益好、投资热情高的‘两好一高’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资本市场研究室主任、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资本市场与公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张跃文代表课题组发布《报告》时如此评价。
短板:
人均创收、人均创利、人均产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尽管如此,对标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目标以及全国上市公司的整体情况,重庆上市公司发展仍存在人均创收、人均创利、人均产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盈利水平相对较低的短板。
其一,人均创收是衡量上市公司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每个员工所创造的营业收入。从重庆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它们的人均创收指标还有待提升。
《报告》基于2023年的境内上市公司数据,对此进行了全面分析:这一年,重庆近七成上市公司人均创收实现增长;全市上市公司人均创收218.36万元,较2022年的209.48万元增长4.24%。不过,这一数字却低于238.01万元的全国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分层级看,79家重庆境内上市公司中,人均创收在500万元及以上的仅有8家,占比仅为10.13%;200万元-500万元(不含)的有14家,占比为17.72%;100万元-200万元(不含)的有23家,占比为29.11%;50万元-100万元(不含)的有24家,占比为30.38%;50万元以下的有10家,占比为12.66%。
其二,人均创利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每个员工平均为企业创造的净利润,体现了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盈利能力。在这一指标上,重庆上市公司也差强人意。
《报告》表明,2023年,重庆79家境内上市公司中,人均创利实现增长的有40家,堪堪过半。同时,全市境内上市公司人均创利仅为9.08万元,虽同比增长50.72%,但仍不足全国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18.69万元)的一半。
分层级看,这79家上市公司中,人均创利在100万元及以上的仅有2家,占比仅为2.53%;50万元-100万元(不含)的仅有5家,占比为6.33%;30万元-50万元(不含)的有2家,占比为2.53%;10万元-30万元(不含)的有21家,占比为26.58%;0元-10万元(不含)的有31家,占比为39.24%;-10万元-0万元(不含)的有8家,占比为10.13%;-10万元以下的有10家,占比为12.66%。
其三,人均产值是衡量上市公司运营效率、发展潜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每个员工平均创造的产值。在这个指标上,重庆上市公司的表现也不及全国平均水平。
《报告》显示,2023年,重庆79家境内上市公司人均产值为41.08万元,虽同比增长14.43%,但依然不及全国平均水平(64.37万元)。
分层级看,这些公司中,人均产值在200万元及以上的仅有4家,占比仅为5.06%;100万元-200万元(不含)的也仅有4家,占比为5.06%;50万元-100万元(不含)的有14家,占比为17.72%;20万元-50万元(不含)的有29家,占比为36.71%;0元-20万元(不含)的有22家,占比为27.85%;人均产值为负数的有6家,占比为7.59%。
其中,人均产值较2022年增长的上市公司有49家,占比为62.03%,主要集中在汽车制造、通用设备制造和医药制造等行业。
对策:
这些“浙江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面对这些短板,重庆如何才能推动上市公司提质发展,让其更好地发挥企业“领头羊”的作用?
《报告》建议,重庆上市公司需提高研发投入产出率、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创新成果管理,以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新产品的开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聚焦核心业务谋发展、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提高管理能力,进而提升公司经营业绩,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浙江的经验,或许值得重庆学习借鉴。
原浙江省政府金融办副主任、省上市办副主任,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包纯田在近日举行的《报告》发布会上介绍,浙江省上市公司具有制造业为主体、民营企业占比大、中大型企业群体质量优、小市值上市公司占比高的特征。特别是代表未来行业龙头的中大型企业群体后劲十足,市值在100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大部分在国内二三级子行业中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包纯田在近日举行的《报告》发布会上介绍“浙江经验”。 记者 黄光红 摄
浙江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得益于什么?就此,包纯田分享了四点“浙江经验”——
转变经营发展思路。近年来,外部环境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上市公司发展压力增大。在此背景下,浙江上市公司不再一味追求规模与速度,而是更加高度关注技术与产品附加值的提升,重视自身在国内外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与优势,提升自身韧性,以求得稳定与长远发展。如,不少浙江上市公司将多元化经营业务逐步向最具特色优势的核心业务集中,与国际龙头企业或者在国内具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形成全方位的深度合作,引入国内外的优秀科技团队等,深化现有业务、储备新兴业务。
积极拥抱“出海”。浙江高度重视推动上市公司与全球新兴企业的合作,通过并购重组,整合全球要素,让资本、人才、技术深入嫁接。这也是浙江上市公司发展质量好的关键。整体来看,浙江上市公司“出海”有三个特点:从贸易的简单出海转向资本、人才及研发出海,以及商业网络、供应链网络的出海;抓住了欧美传统制造业竞争力下降的历史性机会;在境外优选同行业中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团队进行海外项目孵化,待项目成熟时再引入国内。
发挥存量优势加强行业整合。浙江高度关注传统制造业与龙头企业的整合。近年来,浙江上市公司发挥龙头企业优势,对行业中剩余的骨干企业实施整合,通过战略投资发挥互补效应,改善行业格局,提升企业的行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进而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重视对民营上市公司家族资产的保值增值。在浙江上市公司中,民营上市公司占比约为80%,且大部分是小市值上市公司。近年来,对于面临发展困境的小市值上市公司,浙江积极推动其将实业资产转变为金融资产,通过出让控股权或让渡经营权等方式,选择更优秀的控股方来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把小市值民营企业真正打造成为有竞争力的群体。同时,也助力家族财富保值增值,保障了股东权益。
基于“浙江经验”和重庆实际情况,包纯田为重庆提出了三点建议:政府部门可把有限的上市资源尽可能用于本地最需要发展的产业跟企业中去;充分发挥已上市公司的地位和作用,以上市公司带动产业发展,开展招商引资,进而实现良性循环;对于少数没有上市潜力的企业,推动其与上市公司整合,实现抱团发展。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黄光红
原标题:
推动上市公司提质发展,重庆向浙江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