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1月25日电(王彩玲)“到2027年,全市中药材种植、中药加工产值超过430亿元,着力打造立足西部、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现代中医药产业集聚区和全球知名中医药文旅康养目的地。”今年1月,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推动中医药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24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赵勇从《行动计划》的发展目标、保障措施、主要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在发展目标上,《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培育营收规模达100亿元的领军企业1家、50亿元企业2家,打造2个百亿级、4个50亿级产业集群;培育10亿元中成药大品种5个、上亿元大品种40个;省部级及以上中医药科研平台达45个,研发中药创新药1—2个;新增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全国(青年)岐黄学者6名以上。
在保障措施上,提出统筹多渠道资金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鼓励市级产业投资基金市场化参与中医药产业股权投资,鼓励银行金融机构丰富信贷产品供给,开展中药企业仓单质押贷款、中药产业复合式供应链融资,加大保险力度和中药材种植养殖补贴力度等。加强“渝产中药”宣传,着力打造“渝见岐黄”中医药文化宣传品牌,大力营造重庆上下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据介绍,《行动计划》呈现出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打通了全产业链条。“针对中医药产业链条长、环节多、政策合力和工作合力有待加强等问题,《行动计划》给出了符合重庆实际的解决方案。”赵勇指出,强化中药材从“田头”到“口头”的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政策供给,推动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互联互通互补。
二是打造重庆辨识度品牌。要支持打造“大巴山药谷”“武陵药都”等重庆道地优势药材产业集群;聚力打造“渝十味”,提出建设“渝十味”百万亩级战略储备基地,推动“渝十味”全产业链发展;培育“渝产中药”大品种,打造“渝产中药”品牌;加快布局食药物质新赛道,打造“三诚特饮”“藿香小可乐”等系列爆款产品,打造“巴渝药膳”品牌;发展“中医药+”文旅康养,支持南川区以“中医药+文旅”为主题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等。
三是优化全方位全链条服务。围绕优化审评审批、提升质量标准、强化流通储备、支撑临床应用等方面,提出构建“研审联动”创新服务体系,包含实施“一品一策”帮扶、建设中药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产地交易中心和数字化交易平台、支持临床应用等系列措施,助推中医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