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获悉,重庆沙坪坝西永片区一宗面积为5亩的闲置用地,通过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引入投资者,下一步计划打造成农贸集市,不但有效盘活国有资产,同时还能解决周边居民买菜难题。
该地块位于西盛社区,与龙湖高新天街、轨道1号线微电园站直线距离不到500米;用途为临时商业。据了解,西盛社区是沙坪坝区土主街道人口最多的社区,周边有龙湖好城时光、龙湖拉特芳斯、金科天宸等大型成熟住宅项目,常住人口近3万人。区域内没有规模化经营的大型农贸市场,居民日常买菜主要通过周边超市、底商门市、网购等方式满足。假如社区内有合适的地块能够打造农贸集市,按常住人口平均每天花费10元买菜计算,农贸市场每天则可带来30万元流水,一年可拉动近1亿元的生活消费,且人流还可带动周边餐饮、零售、酒店住宿等行业,带来税收和提高劳动就业,节约储备土地管护成本,效益巨大。
助力项目落地既是经济账也是民生账,掌握到项目需求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立即安排项目组上门为土地储备平台提供“管家式”服务,梳理政策、设计交易框架、编制交易文件、提供专业建议,提前规避交易风险。最终,通过街道、土地储备平台、交易机构的三方联动,顺利促成了项目成交,把“沉睡”的闲置土地成功“焕活”。
“国有土地资产盘活存在诸多难点,可借鉴的经验不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有关负责人说,他们通过靠前服务,市区两级土地储备平台一家一家跑、一个项目一个项目跟、一个难点一个难点解决,在搜集全国、本地案例经验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地块潜力,通过多方协作,目前已完成10宗土地临时利用项目,盘活闲置低效土地748亩,实现土地利用收益3600万元。其中,西永片区去年首个盘活项目“熊猫集市便民生活点”,也已于春节前试运行,并将在节后对外营业。
小地块关系大民生,将集市、地摊经济延伸到城市的神经末梢,延伸到普通市民生活的日常,既补齐了超大城市发展中土地利用短暂的功能不足,又对促进经济发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服务民生福祉、增强街道社区基层治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上述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挖掘土地资产要素潜力,建设好“价值创造”的交易所。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佘振芳
原标题:
西永一闲置地块将盘活“变身”农贸集市 一年或可拉动近亿元生活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