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检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其中,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诉毛某等人侵害农村老年人个人信息权益民事公益诉讼案入选。
检察公益诉讼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目录
1.江西省人民检察院督促农用薄膜污染治理行政公益诉讼案
2.浙江省青田县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种质资源行政公益诉讼案
3.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人民检察院督促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行政公益诉讼案
4.四川省雅安市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蒙顶山茶树和荥经县枇杷茶树种质资源行政公益诉讼案
5.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违法占用耕地行政公益诉讼案
6.广东省汕头市人民检察院督促规范肉牛屠宰行业行政公益诉讼案
7.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乡村旅游文化品牌行政公益诉讼案
8.陕西省柞水县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农村公厕管理问题行政公益诉讼案
9.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农家宴用电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
10.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诉毛某等人侵害农村老年人个人信息权益民事公益诉讼案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诉毛某等人侵害农村老年人个人信息权益民事公益诉讼案
【关键词】
民事公益诉讼 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 农村老年人个人信息安全 农村稳定
【要旨】
针对在农村地区推广电子医保过程中,骗取农村老年人个人信息注册支付宝账户并出售牟利的违法行为,检察机关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精准锁定高危账户,并以“诉”的方式实现注销账户消除隐患,筑牢农村个人信息、财产安全防线,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医保部门完善农村电子医保开户及使用监管,助力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基本案情】
2022年3月至5月,毛某邀约刘某、何某等8人成立团队,在重庆市江津、武隆等地,利用农村地区多为留守老人、防骗意识较弱的特点,以帮助免费注册激活电子医保账户为由,获取农村老年人的身份证、人脸信息和手机号码,私自注册支付宝账户后予以出售,非法获利近20万元。上述行为严重侵害农村老年人的个人信息权益和财产安全,且产生下游网络赌博、诈骗、洗钱等犯罪风险,影响农村地区的稳定安宁。
【调查和诉讼】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江津区院)在审查起诉毛某等8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案中发现公益受损线索。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以下简称重庆五分院)经分析研判认为,支付宝账户具有金融账户属性,非法出售后将导致案涉农村老年人的个人信息面临被冒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重大风险,社会公共利益持续受损,遂指导江津区院于2023年11月1日以民事公益诉讼立案。
为有效阻断后续风险扩散,避免安全隐患,检察机关及时开展账户清查,通过大数据建模,调取支付宝账户注册数据、医保电子凭证激活账户、个人身份信息等3万余条,以“涉案时间、涉案区域、被侵权人年龄”为关键要素进行数据碰撞比对,锁定317个案涉账户具体信息。随后,检察机关组织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支付宝公司)以及相关专家开展技术、法律风险论证,通过风险研判拟采取注销账户、动态验证等不同等级的技术防控措施,深入农户逐一核实支付宝账户注册情况,征求是否注销账户的意见。
2024年4月26日,重庆五分院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重庆市五中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诉请判令毛某等8人协助被侵权人注销涉案支付宝账户以消除风险;在省级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
在法院组织调解过程中,毛某等人均认可检察机关认定的事实,并同意全部诉讼请求。同年7月9日,重庆市五中法院作出民事调解书予以确认。调解书生效后,毛某等8人已在重庆晚报上刊登道歉信;在取得被侵权人同意后,向支付宝公司统一申请注销。
针对案件中反映出多区域农村老年人电子医保服务存在薄弱环节的问题,2024年5月27日,重庆五分院协调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强化推广渠道管理,与支付宝公司加强合作,共同处置异常账户。2024年7月,重庆市医疗保障局表示,已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子医保推广人员身份甄别机制;支付宝公司进一步排查后已冻结505个异常账户,对48853个同时段开通的账户开展实人动态身份验证;借助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支付宝、微信医保码亲情账户绑定功能解决农村老年群体不会使用医保码问题。
【典型意义】
农村老年群体权益保障是维持农村稳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发现侵害农村老年群体权益的问题后,检察机关快速反应,综合运用大数据模型、民事公益诉讼斩断违法链条,筑牢乡村数字安全防线,切实保障农村老年群体合法权益。
来源:重庆检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