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中,嘉陵江畔却奔涌着高质量发展的热浪。3月28日,川渝合作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首座航运枢纽——位于重庆合川的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正式宣告完工投产,4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标志着该枢纽全面进入生产运营阶段。
在当天举行的投产活动现场,建设者们顶风调试设备的场景,与千里航道成通途的捷报,共同勾勒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热力图谱。这座历时六年奋建而成的航运枢纽,从建设年通过能力达1000万吨的“水上高速”,到打造每年可提供3.2亿千瓦时绿色清洁电能的“绿电动脉”,开辟嘉陵江上首条交通枢纽工程“生态鱼道”,不仅突破性推进了嘉陵江全江渠化进程,开辟了川东北、新疆、甘肃、陕西等地长途大宗物资运输通江达海的新通道,更加凸显“黄金水道+清洁能源+生态保护”的多重效益,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陆开放综合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重大项目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完工投产活动现场
破题“双城经济圈”互联互通:500吨级船舶不再“看天吃饭”
嘉陵江自古以来便是连接川渝与长江中下游的“水上走廊”,但受制于航道等级低、滩险密布,其运输潜力长期未能释放。尤其是从四川桐子壕到重庆利泽一段,河道曲折,滩险礁石多,500吨级船舶在丰水期尚能满载通行,在枯水季只能减载。
破解行船难,打通“咽喉”势在必行!2019年3月26日,川渝联合开建嘉陵江“咽喉工程”——利泽航运枢纽;2024年4月29日,利泽航运枢纽船闸正式通航,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25年3月底,4台机组全部投产并网发电……
利泽枢纽的建成,助推了四川方向物流通江达海进程。据重庆高速航发集团利泽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张杨介绍,船闸按Ⅳ级航道标准设计,全年可通行500吨级船舶,丰水期还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年通过能力达1000万吨,渠化航道29.7公里,使四川广元港至重庆港的航行时间从平均15天缩短至7天左右,运输效率提升超50%。
数据显示,利泽枢纽船闸自2021年12月底试通航以来,已累计过闸1017闸,过船2483艘,累积载货量145万吨。
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
助建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提升30%过闸效率大幅降低物流成本
利泽航运枢纽此番完工投产,标志着成渝地区在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沿线地区开发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迈出新步伐。通过衔接长江黄金水道与嘉陵江航道,重庆作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核心节点功能也进一步增强。
据悉,嘉陵江航道等级提升至Ⅳ级后,500吨级船舶和1000吨级船队可常年通行,与渝新欧铁路、江北国际机场、果园港等形成“铁水空”多式联运格局。值得一提的是,水运成本仅为铁路的1/3、公路的1/6,大宗货物经嘉陵江—长江—沿海港口出海,可大幅降低西南地区外向型经济物流成本。
作为嘉陵江全江渠化18个梯级从长江进入嘉陵江自南向北的第3级,利泽枢纽北接四川桐子壕枢纽,南联重庆草街枢纽,形成全江贯通的“水上高速”。川渝两省市通过联合优化通航方案、实施梯级联合调度,实现船舶“一次申报、全线通过”,通航时间缩短40%,过闸效率提升30%。据初步测算,利泽航运枢纽通过开展联合调度,水路运输企业营运成本可降低40%以上。
此举也是数字赋能航道管理的一个侧面缩影。重庆高速航发集团在水运建设中大力推广AI、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打造智慧航电,升级高速航发集控中心,依托长江e+APP平台,嘉陵江电子航道图实现干支联动导航,船舶北斗定位终端全覆盖,联合调度中心实时监控船舶动态,推动传统水运向智慧化转型,为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
为区域发展添“绿”增“金”:每年发电3.2亿千瓦时
航运兴,则百业旺。
航道升级,推动成渝双城从“地理相邻”迈向“经济相融”,为两地汽车、装备制造、农产品等产业协同提供低了成本物流支撑,也带动了沿江产业集聚:重庆合川依托高等级航道,规划建设重庆北向枢纽,吸引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企业落户;四川广元港借力“通江达海”优势,扩大煤炭、矿石等大宗商品中转规模,推动川东北地区资源开发与外向型经济提速。
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正是“绿色发展”。利泽枢纽不仅是航运枢纽,更是一座绿色能源宝库。电站总装机容量7.4万千瓦,年均发电量近3.2亿千瓦时,可满足18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4台机组全部投产后,年减排二氧化碳约31.9万吨,节约标准煤12.8万吨,为成渝地区能源结构优化提供清洁支撑。
此外,2024年4月还配套建成了嘉陵江上首条鱼道,保障鱼类洄游畅通。结合拦沙减淤、水生态修复等措施,有效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电站中控室
打破跨区域协同壁垒:“利泽模式”成川渝协作典范
据了解,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是由川渝两地联合投资建设,重庆高速航发集团与四川港投集团协同合力推进,从项目立项审批、规划实施到经营管理,形成了“共商共建共享”模式。
“该枢纽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破圈融合’的生动实践,是川渝两地打破行政壁垒、深化协同机制的典范。项目的成功,为乌江、岷江等流域开发提供了参考。”重庆高速航发集团有关负责人称,未来,川渝将推广“利泽模式”,在交通、能源等领域深化合作,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从“战略规划”迈向“实质突破”。
重庆高速集团总经理王峙表示,集团将继续发挥交通建设主力军作用,坚持陆水并进,加快推动成渝扩能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全力打通长江上游1300余公里国家高等级航道,促进川渝地区公路、水路均实现高水平互联互通,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交通保障。
图片由重庆高速航发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