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LRI学校潘特夫人参访重庆江北英华学校,赞叹IB国际化理念在重庆有了生动实践
重庆
重庆 > 重庆资讯 > 正文

尼泊尔LRI学校潘特夫人参访重庆江北英华学校,赞叹IB国际化理念在重庆有了生动实践

在国际合作的大舞台上,重庆与尼泊尔的友好往来不断书写新篇章。在此前,2023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率中共代表团访问尼泊尔,此次访问意义深远,有力推动了教育、减贫、农业等一系列项目的落地实施。在重庆市政府援建的“中尼友谊教室”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格外动听。袁家军书记在此与学生们亲切交谈,并诚挚欢迎他们到重庆游览、学习,传递出对两国友好交流的美好期许。

2024年6月,作为袁家军书记来访一系列合作交流的延伸,由重庆市常春藤教育集团援建的智慧教室正式投入课堂使用,为当地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进一步深化了双方在教育领域的合作。

常春藤教育集团帮助LRI国际学校打造的智慧教室,是尼泊尔加德满都地区中小学配置最齐全的智慧教室。

常春藤教育集团总校长龚青铧表示:“我们根据市教委的统筹指挥,按照国内智慧教室的一线标准向LRI国际学校提供了全套希沃智慧教室设备的后期全程技术支持。”设备的核心是具有高清显示屏幕和触摸交互功能的智能平板。能够实现课堂3D还原、教学分析、AI课堂建议等功能,让教师在教学、教研过程中有据可依、有“数”可循。

重庆与尼泊尔的合作不仅体现在教育设施的援建上,更带来了更深厚的友谊和更广阔的发展机会。2023年7月,重庆市常春藤教育集团党委会代表团访问尼泊尔,并与LRI学校签署国际友好学校协议,开启了两校合作的新篇章,为双方学生提供了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同年10月,LRI国际学校校长乔希博士、课堂中方负责人吴媛女士携师生代表到访重庆市常春藤教育集团。此次访问加深了双方的友谊,为后续一系列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两地教育交流搭建了更稳固的桥梁。

2025年6月9日,尼泊尔LRI国际学校副校长、特里布文大学教授潘特夫人到访重庆市江北英华(国际)学校,与校方就文化交融、课程创新、公益实践、技术赋能等领域展开深度交流,续写跨越国界的教育情谊。

童声童策:

IB课程理念在幼儿园的生动实践

潘特夫人在常春藤教育集团博物馆式小学总校长廖伟、重庆养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龙柯旭陪同下走进英华幼儿园。孩子们以“18颗豆子的策展之旅”为主题,通过 “哲学启蒙、绿色共建、未来预演”三大维度,自主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儿童节活动。在“为什么呀王国”站点,孩子们用稚嫩的语言探讨“生命的起源”;在“地球Online童眼看世界”展区,他们通过环保材料创作装置艺术,呼吁关注气候变化。最令人惊叹的是“重庆时光之旅”,孩子们用泡沫搭建重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微缩景观,重现山城历史。

潘特夫人全程被孩子们自信流利的英文表达和问题驱动的探究能力深深吸引。“在这里,我看到了IB课程赋予孩子的发言权与创造力。”她赞叹道,“从哲学思辨到社区关怀,英华幼儿园将国际化教育理念落地得如此生动,这正是我们希望在LRI学校推广的方向。”

云端对话:

构建跨文化交流新范式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无国界课堂”展开创意碰撞。潘特夫人分享了尼泊尔学生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方式:“我们的孩子会用当地食材制作‘尼式月饼’,在端午节用黄姜染布制作香囊。如果两国学生能通过线上平台交流这些文化差异,将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她提议,可围绕“节日习俗”“特色美食”“校园生活”等主题开展定期线上交流,让孩子们在差异中理解多元文化。

廖伟校长深表认同,并提出 “主题式跨文化项目”构想:“例如,两国学生可共同完成‘我的家乡’主题探究,通过拍摄短视频、制作手账等方式展示各自社区,再通过线上研讨会分享成果。这不仅能提升语言能力,更能培养全球视野。”

公益同行:

教育与社会责任的双向奔赴

潘特夫人特别提到LRI学校的 “艺术公益计划”:学生将手工作品义卖,所得收入捐赠给洪灾受困社区。去年尼泊尔洪水期间,该校学生通过售卖废物改造的首饰、绘画等,筹集的善款全部捐给红十字会。“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从小懂得‘给予比获得更快乐’。”她说。

廖伟校长积极赞许了LRI学校这样的与社区建立联系的方式,分享了小学的 “文创公益链”,他也提到我们学校的孩子同样在做着类似的公益活动,孩子们的艺术作品会制作成水杯、手提袋等文创产品,面向社会进行售卖,卖得的钱捐给国际狮子会并投入慈善项目。

技术赋能:

从设备捐赠到智慧教育生态

针对潘特夫人提出的“AI实验室建设需求”,廖伟校长现场回应:“我们将在今年访问LRI学校时,派遣专业技术团队协助设备调试,并开展教师培训。” 据悉,巴蜀常春藤此前捐赠的智慧教室已配备希沃智能平板、3D打印机等设备,但因技术人才短缺未能充分利用。此次合作将引入“双师课堂”模式:重庆教师通过远程系统指导尼泊尔学生开展编程、机器人等课程,同时建立线上技术支持平台,实时解决设备运维问题。

潘特夫人对此充满期待:“这些设备不仅是硬件,更是打开未来的钥匙。我们希望孩子们能通过AI实验室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成为数字时代的全球公民。”

最后,廖伟校长表示:“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文明互鉴的桥梁。我们期待与LRI学校携手,让‘跨越喜马拉雅的情谊’成为中尼教育合作的典范。”

从英华幼儿园的“18颗豆子”到云端课堂的“文化对话”,从智慧教室的“技术赋能”到公益项目的“爱心传递”,常春藤教育集团与尼泊尔LRI学校的合作,正以教育为纽带,编织着民心相通的美好图景。

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尼教育合作在数字化与全球化浪潮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