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推广

石柱县委书记蹇泽西:举全县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精准到人石柱举全县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3月21日,石柱县自2月13日召开全县脱贫攻坚推进会后,又召开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集中“回头看”整改工作动

原标题:

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精准到人

石柱举全县之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马武镇流转土地规模发展中药材

马武镇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

冷水镇莼菜产业成致富“引擎”

3月21日,石柱县自2月13日召开全县脱贫攻坚推进会后,又召开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集中“回头看”整改工作动员大会,县、乡、村三级2100余名干部参加会议。县委书记蹇泽西在会上要求,今年,要在2016年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集中“回头看”整改工作为契机,以全新的状态、更高的要求、更实的作风,做好2017年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我们要以‘回头看’为重要载体,以问题集中整改为具体抓手,集中精力、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全县脱贫攻坚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一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大排查,进行一次不留死角、不留隐患的排雷式大整改。”蹇泽西强调,“从现在开始,全县必须实现认识再提升、责任再强化、措施再精准、工作再落实,确保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破题

落实“五个转变”

去年以来,石柱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扶贫开发系列讲话、中央及全市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局性中心工作和底线任务来抓,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凝心聚力、全力以赴,真抓实干、攻坚克难。

该县从5个转变着手:大力推进脱贫攻坚由常规性重点工作向全局性中心工作转变、由粗放式面上扶持向精准式到户扶贫转变、由短期性突击增收脱贫向长效性稳定增收脱贫转变、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贫困户由主要依靠帮扶向自力更生转变,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呈现出良好势头,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去年,该县全年召开扶贫领导小组会议7次、全县扶贫攻坚专题推进会议6次,县管领导深入贫困村调研指导近500人次,对各级干部开展扶贫政策业务培训51期近8000人次。

发力

做到“六个精准”

一是扶贫对象精准。严格按照精准识别程序,以有无安稳住房为主要标准,在全县范围内,创新贫困户识别“四步”工作法,即先看房、后算账、建机制、重保障,进村入户认真调查和甄别贫困户,新纳入贫困人口457户1445人,2016年底动态调整返贫4户13人。

二是项目安排精准。统筹发改、交通、水利、扶贫等行业部门项目优先安排到35个整村扶贫村,新建或硬化村级公路、生产便道331.43公里,新建人畜饮水设施57处,整治堰渠10.57公里、山坪塘96口,实施危旧房改造408户、易地扶贫搬迁651人,改扩建便民服务中心27个、便民超市20个、村卫生室35个,35个贫困村基本解决“八难”、实现“八有”。

三是资金使用精准。严格按照“集中、严管、规范、高效”8字方针政策,紧盯贫困村和贫困户,集中解决贫困群众行路、就医、入学等突出困难。全县脱贫攻坚整合投入资金9.7亿元。

四是措施到户精准。动员4678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结对帮扶15758户贫困户,做到“帮扶不漏户、户户有干部”,为不同致贫原因、不同发展需求的贫困户量身制定帮扶措施,对贫困户实现产业扶持、易地搬迁、入学就医、培训转移等政策措施全覆盖。

五是因村派人精准。为35个贫困村分别选派1名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村配备1名大学生村官、回引1—2名本土人才;配齐配强驻村工作队员364名,并建立健全工作脱钩、请销假、月报告等工作制度,加强后勤保障,切实做到驻村队员“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

六是脱贫成效精准。据初步测算,全县贫困户人均纯收入5064元,比2015年4257元增长18.96%,85个贫困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8870元、比2015年7740元增长14.6%,其中贫困户人均纯收入4762元、比2015年增长21%。

导向

实现“两个解决”

以培育引进市场经营主体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建立贫困户与市场经营主体利益联结长效机制为关键,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目标,大胆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

一是解决经营主体对贫困户带动作用弱、贫困户增收渠道窄等问题。筛选确立订单收购、代种代养、土地流转等14种产业扶贫带动增收方式,覆盖带动15331户贫困户,覆盖率达97.3%,其中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农业经营主体712家、典型示范户1000户,带动全县12585户贫困户直接发展种植业5.35万亩、养殖业30.1万头(只)。

二是解决市场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不紧密,难以保障贫困群众特别是失能弱能贫困户稳定脱贫不返贫问题。探索实行股权收益、基金收益、信贷收益、旅游收益4种资产收益扶贫新模式,目前已投入3133万元,正在申报资产收益项目295个、资金16729.25万元,可望带动1642户失能弱能重点贫困户、6976户一般贫困户脱贫增收。

2016年10月16日,在全国“扶贫日”论坛上,蹇泽西作为全国唯一应邀参加的县委书记,围绕产业扶贫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得到参会人员的充分赞赏。

推进

实现“六个一批”

一是产业带动一批。整合产业扶持资金2.53亿元,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1—2个稳定增收产业,每个贫困户都有1项以上增收项目,贫困户户均产业收入7830元。

二是搬迁安置一批。实行差异化搬迁补助,完成搬迁1067户3835人,其中对185户500人重点贫困户实行“兜底”搬迁。

三是培训转移一批。开展扶贫培训1.29万人次,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1854个。

四是医疗救助一批。入户巡诊贫困患者27103人次,免费义诊18985人次。在按全市统一政策报销1586.76万元的基础上,对4100名贫困住院患者落实县本级救助资金399.21万元。建卡贫困人口签约服务率、健康档案建档率均达100%。

五是教育资助一批。为1.01万名在校贫困生建立信息档案,对3.32万人次贫困学生兑现补助资金2320.2万元。

六是社会保障一批。将5866人纳入低保兜底,贫困人口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98%、100%,贫困户小额意外保险、农村住房保险实现全覆盖。

今年

实施“三大举措”

2017年,石柱将按照“更准、更实、更严”要求,全面完成1.03万名贫困人口、20个贫困村脱贫任务,实现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摘帽。

一是狠抓产业扶贫。投入2.08亿元,深化14种产业扶贫方式和4种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纵深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强化利益联结长效机制,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0个,发展“黄水人家”1000户,建成产业扶贫示范点42个,增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能力。

二是加快推进扶贫项目建设。投入3.5亿元,推进贫困村527个项目建设;投入2.1亿元,实施137个非贫困村501个基础设施项目,促进非贫困村与贫困村协调发展。

三是精准落实到户到人政策。在精准识别对象的基础上,精准落实“六个一批”帮扶政策。强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积极推行多元安置方式。开展扶贫培训1.5万人次,帮助有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员实现100%就业。加大本级医疗救助力度,降低因病致贫群众医疗费用自付比例。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实现家庭困难学生教育资助全覆盖。调整农村低保兜底补差标准,推进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增强贫困群众社会保障能力,确保贫困户大病医疗保险农村扶贫小额保险、农村住房保险覆盖率达到100%。

荷香藕脆

“梦里荷乡”农旅结合求发展

“梦里荷乡”位于石柱石家乡九龙村官田组,2013年,由九龙莲藕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种植。

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已发展入社社员311户,其中贫困户51户,土地流转713亩,年均提供临时务工岗位200个以上,户均务工收入2000元。带动贫困户51户174人,为贫困户提供务工岗位58个,户均务工收入2000元。

近年来,乡里立足于“梦里荷乡”的品牌效应,通过修建观赏长廊、建设仿古凉亭、配套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将其打造成为集景观观赏、效益农业、扶贫主导产业为一体的综合型优势产业,实现亩产莲藕3000斤,产值超过400余万元。2016年,九龙莲藕专业合作社在石家乡党委、政府的号召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对接帮扶贫困户51户174人,在春耕春播之际送来化肥5100公斤。

九龙村官田组王万权家庭人口2人,本人因患有脑淤血后遗症,妻子患有肺病,均无法从事重体力活。2011年,王万权通过请人帮工,每年卖藕收入超过6000元;2013年以来,通过流转土地,每年获得土地流转金1万余元,再加上从事村里公益性岗位的收入,实现稳定增收;2016年摘掉了“贫困帽”。

蜂飞花艳

贫困户干起甜蜜的事业

石柱县沿溪镇清明村位于方斗山北麓,有森林面积4.05万亩,森林覆盖率93%。区域内遍布五倍子树,具有喂养中蜂的天然优势。

火石岭蜜蜂养殖家庭农场场主张仁华夫妻两人长期在家务农,2014年前,张仁华因两个小孩上学,收入微薄,苦无产业支撑,成为建卡贫困户。

2015年,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产业扶持50条政策出台,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引导下,张仁华依托当地天然优势,选择发展中峰养殖产业,在申请财政补助资金15万元后,建起了自己的中峰养殖家庭农场。

平整场地,兴建大棚,引进新式蜂筒,风风火火2个月时间,占地3亩、养殖数量180筒的火石岭蜜蜂养殖家庭农场落成。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的辛劳迎来丰硕的成果,1000余斤蜂蜜顺利取割,销售收入突破10万元,张仁华脱贫致富美梦成真。

张仁华富了!但是,他没有因为自己富裕了而独享其成。

作为清明村掌握中蜂分桶技术的脱贫标兵,带动贫困户脱贫成为他新的梦想。

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由张仁华口述、驻村工作村收集整理,长达20页的张仁华中蜂养殖问答小册子印制出来了。再通过养殖问答,实地观摩,为60人次贫困户开展技术培训。

张仁华以120元每匹(市场价200元每匹,每桶3-4匹)、成本价新式蜂箱(自贴运费、组装费)出售给有一定养蜂经验的贫困户冉启荣、秦绪发等3户中蜂65桶。

3户养殖户表示,明年至少可达到200桶,每桶取8年蜂蜜计1600斤,可实现销售收入19万元。张仁华表示,明年将加大贫困户帮扶力度,为20户有意愿养殖中蜂的贫困户免费提供中蜂1箱,同时每户最低价提供中蜂10箱。

经测算,清明村中蜂适宜放养数量可达3000桶,产值360万元,清明村全体干群正围绕这一目标努力奋斗,中蜂养殖这一甜蜜的事业已成为清明村主导产业。

金石开 张涛 刘玉珮 图/谭华祥

[责任编辑:熊世华]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独家策划

推广
推广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