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推广

江津: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GDP增速同组第一


来源:凤凰网重庆综合

原标题:2017年江津统计分析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GDP增速同组第一上半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不断加大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力度,努力

原标题:

2017年江津统计分析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GDP增速同组第一

上半年,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不断加大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力度,努力化解各种不利因素,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全区经济运行呈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从产业看,农业经济总体较好;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交通运输业、零售业等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增长。从投资看,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均实现增长。从其他经济指标看,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居民消费价格相对平稳。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31.6亿元,按可比价算,比去年同期增长11.6%,高出全市1.1个百分点,高出全国4.7个百分点。总量排全市第10位,同组第2位;增速排全市第3位,与涪陵区、璧山区并排同组第1位。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8.7亿元,增长4.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拉动GDP上涨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03.6亿元,增长12.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4%,拉动GDP上涨7.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167.1亿元,增长11.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2%,拉动GDP上涨6.2个百分点,仍是拉动我区经济的主力;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99.2亿元,增长12.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6%,拉动GDP上涨3.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占比为8.7:64.1:29.9。  

(一)农业经济形势总体较好

上半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44.3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增加值29.0亿元,按可比价算,比去年同期增长4.0%。一是农业生产稳定。蔬菜种植27.8万亩,增长2.2%,蔬菜产量47.2万吨,增长5.3%;生猪出栏38.7万头,增长0.6%;牛出栏1226头,增长4.7%;羊出栏10535头,增长11.2%;家禽出栏582.7万只,增长2.9%。二是新型农业形势较好。新培育家庭农场141个,累计达807个,新发展农民合作社70个,累计达832个;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35个、绿色食品9个,重庆名牌农产品8个;实现农产品电商销售收入9000万元。  

(二)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上半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69.5亿元,同比增长20.3%。其中,42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58.9亿元,增长20.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7%,比去年同期和今年一度均快0.1个百分点,排同组第4位。一是工业生产形势逐月向好。从当月产值看,6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74.9亿元,分别比5月(156.0亿元)、4月(148.6亿元)、3月(139.2亿元)、2月(110.9亿元)多18.9、26.3、35.7和64.0亿元。二是亿元企业继续增多。上半年,全区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共有192户,比去年同期增加37户。其中:产值30亿元以上企业2户;20-30亿元的2户;10-20亿元的12户;5-10亿元企业16户;1-5亿元企业160户。三是工业园区贡献有力。上半年,四大工业园37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834.9亿元,同比增长22.1%,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7.2%,占比进一步提高,分别比1-5月、1-4月、1-3月、1-2月提高0.28、0.35、0.39、0.43个百分点,对全区规上工业企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02.1%,拉动其增长21.1个百分点。四是五大产业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区装备制造、汽摩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型材料、食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78.8亿元,同比增长21.8%。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商品房销售基本稳定

上半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3.6亿元,同比增长13.0%,总量和增速分别排同组第1位、第8位。其中:基础设施投资49.8亿元,增长75.5%;工业投资233.7亿元,增长11.7%;房地产开发投资42.8亿元,增长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5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33.7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7.3亿元,增长13.4%。从投资主体看,全区完成民间投资282.8亿元,增长21%,民间投资总量占全区投资的比重达82.3%,比去年同期提高5.4个百分点,对全区投资的贡献率达124.1%,拉动全区投资增长16.2个百分点。  

从重点投资项目看,全区141个重点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3.3亿元,为年度目标430.8亿元的45%。扣除9个跨区项目后,我区重点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69.6亿元,为年度目标371.3亿元的45.7%。其中,重庆市级重点建设项目48个实际完成投资124.2亿元,占年度目标296亿元的42 %;市级百项重点关注项目10个实际完成投资32亿元,占年度目标71.4亿元的44.8%。  

上半年,全区房屋施工面积822.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1%。商品房竣工面积7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0%。商品房销售面积158.2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17.1万平方米,增长12.1%。其中,住宅类实现销售面积117.8万平方米,增长16.5%。已竣工商品房屋待售面积45.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5%。其中,住宅类商品房屋待售面积9.4万平方米,下降39.1%。商品房销售合同价为4108元/平方米,下降7.5%。其中,住宅价格3979元/平方米,增长1.1%。  

(四)商贸经济稳中有升,招商引资有效推进

上半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9亿元,同比增长13.3%,总量排同组第3位,与去年同期持平,增速排同组第6位,比去年同期上升4位。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427.7亿元,同比增长21.0%,总量排同组第2位,增速排全市第1位,位次均与去年同期持平。实现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35.9亿元,同比增长19.2%,总量排同组第3位,与去年同期持平,增速排同组第6位,比去年同期上升2位。  

上半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948.7万人次,同比增长15.9%。其中,四面山(景区)接待游客130.4万人次,增长17.2%;外宾2.6万人次,增长12.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1.8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中,四面山(景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5亿元,增长27.4%。  

上半年,全区新引进各类外来投资项目236个,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70个,10亿以上项目6个,合同引资50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含续到)368亿元,同比增长35.6%。实际利用外资9579万美元,同比增长39.5%。实际利用内资225.2亿元,同比增长12.7%。  

(五)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金融信贷平稳运行

上半年,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2亿元,同口径增长15.5%,总量和增速分别排同组第1位、第5位。其中,税收收入23.9亿元,增长16.1%,总量和增速分别排同组第1位、第2位。税收收入中,原增值税完成3.0亿元,改征增值税2.0亿元,企业所得税完成2.1亿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3.1亿元,同口径增长29.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八项支出分别完成4.1、2.1、15.5、0.2、6.6、11.0、1.1和25.6亿元。  

截止6月底,全区人民币存款余额795.2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81.8亿元,同比增长10.0%。人民币贷款余额480.4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住户短期贷款余额36.6亿元,增长2.2%;住户中长期贷款余额150.4亿元,增长21.8%。从人民币贷款投放产业看,用于涉农产业发展的贷款为5.7亿元;用于工业和建筑业发展的贷款为98.6亿元;用于第三产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36.2亿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贷款59.5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7.9亿元。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比60.4%,比去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  

(六)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市场物价相对平稳

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21元,比去年同期提高1396元,增长10.2%,总量和增速分别排同组第3位、第8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92元,比去年同期提高1463元,增长8.8%,总量和增速在同组中分别排第4位、第5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90元,比去年同期提高863元,增长10.0%,增速比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1.2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在同组中分别排第2位、第3位。全区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1:1,比去年同期缩小0.02个百分点。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2.6%,衣着类价格上涨2.5%,居住类价格上涨1.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6%,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2.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2.7%,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2.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1.0%。  

二、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

我区自2002年以来,除2015年三产增加值增速超过二产增速外,其余年份三产增加值增速均低于二产增速。上半年,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加快增长,其他行业稳定增长的带动下,我区三产增加值可比价增速达12.3%,增速与第二产业增速持平。  

三、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不足

一是部分企业下行压力较大。1.部分企业产值下滑。上半年,全区产值出现下滑的规上工业企业达到62家,共减少工业产值23.3亿元,下拉规上工业产值增速3.3个百分点。2.部分企业利润下降。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出现亏损的22家,共亏损2.4亿元;利润同比出现下滑的企业达到99家,同比减少利润11.2亿元。3.部分企业经营预期不高。从全区抽中的113家景气调查企业结果来看,有47位企业家预判下季度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一般,有7位企业家对自己企业下季度的生产经营状况持悲观态度,有13位企业家反映企业生产经营遇到资金紧张、融资难的情况。二是部分行业产值负增长。上半年,在我区3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非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等4个行业负增长。三是缺乏新的大企业、大项目。截至6月,全区共有424家规上工业企业,企业数量稳居同组第1位,但1-6月产值和增加值增速却分别排同组第3位、第4位,我区工业产值前20强企业10年间变化不大,仅靠存量企业难以拉动全区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缺少新的大企业、大项目来支撑。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后劲不足

一是在建5000万以上大项目减少,新开工项目个头普遍较小。上半年,全区共有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73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220个;新开工项目216个。在5000万元以上项目中,除73个截止6月已建成投用和2个停缓建项目外,在建项目只有145个,比去年同期减少30个。在新开工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只有56个,仅占新开工项目个数的25.9%,余下的160个亿元以下项目,平均每个项目计划总投资仅有0.39亿元。二是投资结构急待优化,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的投资需要加强。上半年,全区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8.0%,而基础设施投资和第三产业投资分别仅占总投资的14.5%和31.2%。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占比比同组平均水平(23.8%)低9.3个百分点,比全市(29.7%)低1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占比比全市(63.1%)低31.9个百分点。从1-2月到1-6月的投资情况看,基础设施投资占全区投资比重分别为22.1%、17.3%、16.2%、14.6%、14.5%,呈持续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分别为50.9%、38.1%、36.7%、32.3%、31.2%,也是逐月下滑。  

(三)第三产业占比仍然较低

上半年,虽我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有所提高,但因基数相对第二产业较小,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仍然较低,只有29.9%,三产占比仅排同组第10位,比前三位分别低21.8、15.3、12.4个百分点,即使与工业增加值总量和增速均排同组第1位的涪陵区相比,占比仍低5.9个百分点,比同组平均水平(36%)低6.1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50.4%)低20.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54.1%)低24.2个百分点。  

四、几点建议

(一)做好企业服务,促进工业经济质效齐升

一是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监管服务作用。主管部门要经常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帮助企业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全面增产提速。二是充分发挥激励政策的导向作用。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激励政策,特别是《江津区科技创新激励扶持办法(试行)》及其实施细则,鼓励企业加快建设技术研发中心,支持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加快提档升级。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综保区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倾斜,保证物流、资金、技术和信息跟得上工业经济发展,为企业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二)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促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引进新的投资大项目,切实加强与国家和重庆市级相关部门对接,积极争取重大项目落户江津。二是抓好在谈项目跟踪推进。全力跟进各重点在谈项目,争取早日签约、落户。三是狠抓已签约和落地项目的促建。对已签约项目要加强项目的跟踪与服务,全力保证引进项目的按时落地;对处于征地拆迁、平场的项目,要加大力度,积极推进,促使项目能尽快开工建设;对已落地未开工的项目要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并创造条件使其早日开工建设;对在建项目要加大促建力度,促使企业加快建设、投产、达产。  

(三)加强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从产业的角度看,在依靠原有的经济基础上,我区经济的新增长点将是第三产业,要使这些产业增强对全区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必须从结构调整入手,优化资产存量和增量,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合理配置资源,制定发展新经济增长点的措施,重实效、抓落实,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一要充分发挥我区现有的区位优势,依托渐趋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水路、公路、铁路等客货运输业。二要发挥人口和新型城镇化等优势,稳步发展房地产业,优化商品房供应,规范房地产市场交易,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三要继续大力发展金融业,加强政府引导,出台鼓励政策,吸引更多的金融业法人单位来津发展。四要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等高成长行业,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改善服务为重点,进一步发展各类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健身等事业,鼓励引导多种经济成分办教育、办医疗、办文化体育,培育优质市场主体。

[责任编辑:程竹青]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独家策划

推广
推广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