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推广

“两江四岸”如何变脸 全球征集方案来了91家机构


来源:重庆晨报

原标题:“两江四岸”如何变脸? 全球征集方案来了91家机构设计范围:重点治理提升主城中心区域的滨江地带,岸线总长约109公里设计重点:突出两江自然生态功能,强化休闲生活、健身娱

原标题:

“两江四岸”如何变脸? 全球征集方案来了91家机构

设计范围:重点治理提升主城中心区域的滨江地带,岸线总长约109公里

David Thompson

Craig Kiner

陈跃中

张韬

重庆两江夜景。 上游新闻记者杨新宇摄

设计重点:突出两江自然生态功能,强化休闲生活、健身娱乐、旅游观光等功能

建设目标:山清水秀生态带、立体城市景观带、便捷共享游憩带、人文荟萃风貌带

本报讯(记者蒋艳)重庆是“山城”,也是“江城”,主城区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滨江地带成为城市的重要景观带。“两江四岸”如何变脸?重庆启动了设计方案全球征集,91家知名设计机构及联合体应征报名。

昨日,市住房城乡建委举行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方案征集现场交流会,入围的12家国内外设计单位负责人、总设计师等参加,这标志着我市“两江四岸”方案设计国际征集正式进入设计创作阶段。

全球设计“大咖”齐聚

为提升主城区“两江四岸”建设品质,引入高水平设计机构参与“两江四岸”方案设计,市住房城乡建委启动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方案设计国际征集工作。

10月18日,我市在国内主流招标平台发布了《重庆市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项目方案设计国际征集资格预审公告》,引起了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关注,来自美国、英国、德国、荷兰、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个国家和地区,共91家知名设计机构及联合体(169个法人实体单位)应征报名。

市住房城乡建委邀请了来自北京、天津、深圳、成都及市内规划、景观、建筑等领域知名专家,组成资格预审委员会,召开方案征集资格审查会。中规院、同济大学、美国SWA公司、美国SASAKI(佐佐木)公司、法国TER(岱禾)公司、澳大利亚HASSELL公司、英国扎哈·哈迪德公司、法国夏邦杰公司等12个国内外一流设计机构入围。

11月20日至22日,市住建委组织开展方案征集现场交流会,12家入围设计单位(联合体)的企业负责人、总设计师等共129人参会。众多国际知名设计“大咖”齐聚重庆,包括SWA大卫·汤普逊院士、SASAKI设计总监张韬、ZAHA董事Craig Kiner、HASSELL安德鲁·威尔金森等。

除了20日的首场专家讲座,设计“大咖”还将赴“两江四岸”实地踏勘,熟悉重庆主城区“两江四岸”的规划建设、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增强方案设计的针对性、可操作性。

109公里岸线率先实施

市住房城乡建委勘察设计处处长董孟能介绍,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实施范围,河道中心线长度约180公里,两侧岸线总长约394公里(含江津段30公里),目标是“山清水秀生态带、立体城市景观带、便捷共享游憩带、人文荟萃风貌带”。

沿长江,上起九龙坡区西彭镇,下至江北区五宝镇;沿嘉陵江,上起北碚城区,下至渝中区朝天门。

此次方案征集的重点,是近期将实施的109公里。2018—2022年,将重点治理提升主城中心区域的滨江地带,岸线总长约109公里,包括:嘉陵江北岸(高家花园大桥—大佛寺大桥)17.8公里;嘉陵江南岸(双碑大桥—朝天门)16.3公里;长江北岸(鱼洞长江大桥—朝天门)34.3公里;长江南岸(龙洲湾—寸滩大桥)40.6公里。

交流会上,市规划资源局、市水利局、市文化旅游委、市交通局、市城管局等市级部门领导和专家,就规划、水文、文旅、航道码头、园林绿化、消落带治理技术,以及历史文化、城市发展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

现场交流会结束后,入围设计机构(联合体)将正式启动方案设计工作,标志着我市“两江四岸”方案设计国际征集正式进入设计创作阶段。方案征集的创作成果将于明年1月底完成,经专家评审后将揭晓公示。

把脉

滨江地带六大不足

根据相关部门前期调查,主城区“两江四岸”整体来看还存在六大不足。

一是环境脏乱、生态质量差。

二是景观杂乱、观赏性差。

三是公共开放空间少,亲水性差。

四是游憩设施缺乏,体验性差。

五是交通设施缺乏,可达性差。

六是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不够,人文彰显不足。

“两江四岸”未来怎么变

来听听设计大师“支招”

“不能只注重景观,还要注重互动性”

重庆太特别了,不仅是饮食、文化,还有地理特色。比如,现在非常热门的李子坝“轻轨穿楼”;还有就是一幢大楼,不管从1楼还是11楼出去,都是大门和道路,与其他城市不同,这是个非常立体的城市,非常魔幻。

“两江四岸”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空间,但也有不足,一是亲水性不够、活动空间不够,不能让人们去拍了照,感觉就没什么事干了,应该还要想到如何把人留得下来;二是可达性不够,公共交通延伸到滨江路的并不多,步行系统也亟待完善;三是功能、形态还需提升。

○建议

滨江地带的功能、形态应该是“多元化”的,应该适合不同人群、不同需求、不同年龄、不同时段、不同季节,是一个多元的活跃空间。也就是说,不论是老人小孩还是年轻人,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不论是外地游客来游玩还是本地居民散步锻炼,都可以有很好的体验,不能只注重景观,还要注重互动性。

重庆主城区“两江四岸”打造,是基于“山城”背景下的,国际上并没有很好的方法可以借鉴,一定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美国SASAKI公司董事张韬

“打造江岸眺望系统,并注重提升细节”

这是这么多年的设计中,最让人兴奋的一个项目,但压力也很大。长江、嘉陵江是重庆的重要资源,把“两江四岸”作为城市打造的节点,是非常好的项目。国内外设计团队的到来,也将发挥各自所长,让重庆的江岸线变得更美。

重庆的“两江四岸”现状,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难题。比如,三峡工程周期性蓄水形成的“消落带”高差大,是目前景观打造的一个难题。此外,滨江路核心地带滨水空间远处观景不错,但近看细节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游憩空间也需要增加。

○建议

生态的重构、公共空间的重构、文化体系的重构。

在生态上,将重点解决“消落带”的景观设计,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沿江地带,不只是种点树,不能人们进去后没地方待;公共空间打造上,不能只注重视觉效果,而忽略了参与性,要打造成为有可达性、参与性和舒适性的滨水空间,还江岸于老百姓;文化体系方面,重庆的文化底蕴深厚,要把独特的文化“亮出来”。

此外,建议打造系统性的“江岸眺望系统”,不仅可以看别人,也可以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

——易兰(北京)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陈跃中

“将新的设计理念,融入现有城市景观”

我们公司其他同事来过重庆多次,这里也成了我很向往的地方,山城的独特美景,让人感觉太震撼了。

此次设计之难,难在如何将新的“两江四岸”设计理念,融入到现有的城市景观中去,这是我们思考的方向。

长江、嘉陵江沿岸,自然资源、人文资源非常难得,在世界上很难找到一座如此特殊的城市。重庆的“两江四岸”,还有很多的历史遗迹、文化遗迹,我非常感兴趣,这次设计也非常激动。

但江岸的利用效果不佳。去江岸散步、观景时,却很少有地方可以留下来休闲。

○建议

一些视觉节点也应该好好地利用起来,希望用我们的设计理念,为重庆打造属于这座城市的”新名片”。

——英国ZAHA董事Craig Kiner

“要增加滨水空间的连通性和可达性”

以长滨路菜园坝到储奇门段滨江路为例,设计很复杂。这是一个狭长的滨江地带,不仅有大量高架桥裸露的桥墩,而且有不少老房子;人与滨水空间的可达性不足;城市滨江地带的交通体系还需完善。

重庆的滨水空间,几乎被大马路所阻隔,造成了可达性不够、亲水性不够,这是重庆“两江四岸”现状的共性,也是需要改善的主要方面,要增加滨水空间的连通性和可达性,让人们更加便捷地亲水、戏水、乐水。

如何增强可达性?

○建议

要因地制宜建设步道,包括过街步道,将马路两侧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设计上可以与景观相融合,在重要的节点可以有“曲线桥”,既是有趣的特殊景观,也是过街的重要通道;在普通的地方,不用浓墨重彩去强调,可以潜移默化地进行平面步行引导,来烘托可达性。

——美国SWA设计总监、首席设计师David Thompson

本报记者蒋艳

[责任编辑:李玮佳]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独家策划

推广
推广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